第252部分(2 / 4)

秋往事扭頭哼道:“那是我不稀罕和他玩真的。”

米狐蘭撇撇嘴,瞧她開始動手替樓曉山包紮傷口,微訝道:“你理他做什麼,還不快去追人?”

秋往事情知氣力已竭,縱然追上也無力再戰,搖頭道:“耽擱這麼久,追不上了。他也不能就這麼扔著,會死的。反正已知主使是誰,倒還是直接收拾的好。咱們回當門關。”

米狐蘭本就事不關己,自也不反對,幫著包好了傷口,尋了些木枝,又脫三人外袍結了張擔架,掛在兩馬之間,抬起他放在架上,與秋往事一同上了馬,兩人齊頭緩行,往當門關行去。

本作品源自晉江文學城 歡迎登陸。jjwxc觀看更多好作品

第180章 第七十二章 異路(下)

節後第二日,百姓還在假中,朝會上列宿異動的奏報便呈了上來,甚至還有一封釋盧王普日桑賀永寧太子復位領政並請巡邊以懾燎邦的國書。新主臨朝,本需一振聲威,恰逢此事撞上門來,再得趙景升等推波助瀾,未經多少爭論便定下了七日節假畢後便即北上巡邊的訣議,一應陪同官員兵馬皆自風都出,永安幾乎無需做任何準備,倒是點了臨風公主與容王隨行。此議一出,眾人皆知永安短短三年的都城生涯怕是已就此結束,此前一直程序緩慢的回遷之事想必將大大加快節奏,待太子北巡歸來之日,只怕便也是皇上退位,朝廷遷都之時。

對於這一進展,永安諸臣無奈之餘,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永寧一脈如此快便遷回風都,永安職位勢必不能盡易,想來大體仍將沿用舊員,雖然李燼之自掌權日起便一再宣告不會大改格局,眾人卻終究是將信將疑,至此聽得他五日之內便要離開,惴惴的心才算略微安定下來。憂的則是都城回遷之後,永安地位一落千丈,縱然職權不變,亦不過是一城一地的普通官吏,再不是呼風喚雨的朝廷要員,往日風光,怕是一去不復返了。只是經此大劫,能保得性命已是大幸,再能留住官職,更是意外之喜,哪裡還能再做別的指望,因此眾人心中也皆默預設了。

下朝之後回到懷恩閣,永寧諸臣照例仍有一次集會。陶端率先開口道:“狐子倒挑的好時候,殿下新復位,正需尋個由頭振振威風,拿狐子開刀,再好不過。列宿彈丸之地,我瞧索性趁這機會端了,不僅鞏固融東,進逼融西,一併也給裴阿大敲敲邊鼓,好教他心裡有數。”

趙翊熟絡地搭著他肩膀笑道:“虎爺這是等不急想舒舒虎筋骨了。”

陶端照他背上用力一拍,也笑道:“問問你爹可捨得把你小子交給我做個樞機郎將。”

趙景升朗笑道:“虎爺看得上,是這小子福份。只是這回列宿之事,怕還不到用兵的時候,陶兄的虎嘯刀只怕還要在鞘中多伏上幾日。”

簡博呈一如既往地板著臉,微微皺眉道:“永寧立旗以來尚未有一場真正大戰,雖說朝廷暫平,可裴初尚在,容王亦未動根底,真想天下服膺,不拿點硬東西出來怕是不行。”

樂有恆也道:“若是糧草一節趙大人無需擔心,衛昭雖禍亂朝政,聚斂倒是把好手,且這兩年北方頻頻旱澇,西南一隅卻是風調雨順,年景甚好,涼洲閶闔兩地府庫皆是充盈得很。”

陶端點頭道:“說得不錯,我這些年藏拙守愚,專心練兵,也算為殿下帶出支可用之軍,若論行伍陣列、刀槍弓馬,自信不輸止戈騎,只是不經百戰之煉,難成百勝之兵,咱們名位已立,不必再藏著掖著,是時候見些真章了,不知殿下如何看法?”

李燼之垂著眼,嘴角微抿,似按捺著些許笑意,聽他相問,清了清嗓子道:“虎爺帶出來的兵,來永安路上已略展過些拳腳,足以立威。寶刀不輕動其芒,列宿氣侯未成,又仇敵環伺,本無出路,縱然需動刀兵,釋盧、裴初、雙頭乃至容府無不可借,何須動用本部。且陳兵北境,稍有不慎便將與裴初起衝突。此時燎邦自顧不暇,容府群龍無首,我們又是局勢初定,立足未穩,於裴初而言,豈非正是捲土重來的大好時機?若全面開戰,我們兵力不如,且後方不穩,決不佔優。天氣又已將入冬,北地酷寒,他的兵馬是慣了的,冬衣亦是完備;我們本缺皮裘,冬衣皆是兵士自備,在南方尚可應付,到了北方,勢必吃虧。因此欲與裴初一戰,此時絕非良機,他不來尋我們已是求之不得,更不能反去招惹他。此番北巡,除了立威,也為堵他的路,我為邊事奔波,他便決不能不顧道義趁虛而入。待咱們過了這個關口,扎穩腳跟,那時戰與不戰,便由咱們說了算。”

陶端等皆點頭稱是,唯有簡博呈悶悶哼了一聲。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