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部分(3 / 4)

小說:文藝時代 作者:卡車

中在國家會議中心以及周邊的20家影院。到目前為止,我們共收到1639部電影的參展申請,預計到明年二月,這個數字將達到1900部。按照組委會指示,我們要選出不少於200部的正式作品。”

“將近2千部啊,工程浩大,我們不可能一部部的看完。諸位都是選片委員會的成員,找大家來就是研究一下,用什麼標準去篩選?”

“……”

佟崗說完,沒人接茬,而是傳來一陣齊刷刷的沙沙聲。每個人面前都擺著一份厚厚的資料,印著每部電影的簡介。

褚青也瞧了瞧,是按申請時間排的,最上面的一部叫《明天會更好》,波蘭片,導演是多洛塔肯吉扎夫斯卡。大意講三個無家可歸的男孩,住在俄羅斯的鐵路車站,然後想越過邊界進入波蘭,尋找想要的美好生活。

他在戛納見過這位導演,略微打過交道,作品水準相當不錯。而他更注意的,是下面的那行小字:今年5月27日,于波蘭上映。

現在都11月末了,很明顯,這電影的海外發行非常窘迫。

好導演,好片,發行困難,褚青憑藉幾點印象,就在後面打了勾——它或許不是經典,但一定值得看。

至於佟崗說的那些屁話,丫聽都沒聽。

拜託!別家電影節的片源收集,都是靠選片人,每人承包一個大區,相中的直接入選。到這就成了開會,開會,開會……還特麼不可能全部看完,純屬狗屁!

選片誒,那就得一部部的看好嘛?

這是對電影人最起碼的尊重,可沒辦法,他之前的提議沒被採納,還是金雞那套不著調的專家評審模式。

在場的二十多位,大部分是知名導演和協會人員,幾個領導負責政治把關。其實都挺有責任心的,只是思維和眼界太狹隘。

他們的意思,是制定若干條標準,再一部部的往下刷。有的說按創作者的名氣選,有的說按題材型別選,有的說不能忽略年輕導演,得考慮周全。

叨逼叨了半天,沒個統一意見,佟崗忍不住轉頭,道:“小褚,你說說。”

“呃,大家講的都正確,那就綜合一下。我們有紀錄片/短片的分項單元,先把這一塊劃掉,我剛才翻了翻統計,一共63部,這個算兜底。”

褚青也沒廢話,道:“然後是知名度,導演和演員的名氣很重要,把這部分找出來。當然,這個知名度的判斷很複雜,比如《明天會更好》,很多人都不知道,多洛塔是波蘭最優秀的導演之一,06年的《因為我存在》拿過柏林影展的特別緻意最佳影片獎。”

“還有這部《畫之國》,別看是動畫片,導演叫拉吉奧,老爺子71歲了,說他是歐洲的宮崎駿也不為過。”

“還有《六樓的女人》,雖然魯奇尼和桑德琳娜不是國寶級演員,但在法國也是一流明星,品質保證。所以這東西很主觀性,全靠自己斟酌。”

他頓了頓,給了點消化時間,接著道:“第三點,我覺得國家很重要。電影節的功能,就是把不同地區不同風格的好片帶給觀眾,德、法、西、意、英是傳統大戶,波蘭、捷克、瑞典、阿根廷、巴西、伊朗比較冷門,可也不容忽視。像《黑暗面》,西班牙和哥比倫亞合拍的驚悚片,這種組合不用看內容,一聽就得拽過來。還有這部《班杜》,印度的兒童片,可以參考伊朗的《小鞋子》,絕對三觀清正。”

“……”

他的話講完,全場都在╭( ̄m ̄*)╮

謝飛、鄭洞天這些經常出去走的,還能聽明白,別的人就完全不懂,什麼拉吉奧啊,桑德琳娜啊,那是幹神馬的?他們覺著自己挺專業的,結果砰的一聲變成了大蘿蔔,裡外都是白。

不否認諸位前輩的成就和對電影的熱愛,但不得不說一句,過時了,跟不上現在急速變化的產業形勢和觀眾需求。

甭管是歐洲的獨立電影,還是美國的商業大片,這二十多位綁一塊,都不如褚青一個人的認知度。

其實褚青也尷尬,就像迫不得己加了爹媽的微信,然後就被“奧巴*馬給年輕人的十條忠告”、“杜月笙的二十八條家規”這種糟爛玩意刷屏。

代溝啊!

“咳咳……”

沉默了半天,佟崗咳了兩聲,道:“小褚講的非常詳細,大家有什麼想法?”

眾人你瞅瞅我,我瞅瞅你,你說什麼想法?

把選片交給他一人,咱們屁事不管,這就是最好的方式。但可能麼,上頭也不答應啊,那特麼成誰的北影節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