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數量翻倍,市場繁榮→愈發催動消費。
而另一條產業鏈是:《瘋狂的石頭》→中低成本的喜劇片也能大賺→片方抱著撿漏的心理,卻不仔細打磨作品→水準LOWB→相當龐大的影迷群體,需求空白
好處是,娛樂的土壤已然形成,影視圈不再是狗屁倒灶的“文藝戰線”和“文藝工作者”,從政府到基層,都真正的當成一項產業來做。
壞處是,比如一個煤老闆想進影視圈,他敢花一千萬請褚青出演,但只捨得花五百萬在電影製作上,玩的就是一錘子買賣。
沒辦法,行業門檻太低,沒有準入和監管制度,誰都可以進來耍。
再說國外,公司靠文藝片出口起家,小成本高回報,可從2006年起,海外市場對中國文藝片的興趣正在降低。
以前連《安陽嬰兒》、《香火》都能買個好價錢,現在《夜車》、《金碧輝煌》、《舉自塵土》幾乎全砸。
《天狗》的藝術表現力比《盲井》好得多,戛納影*帝也比柏林影*帝要顯得高階一點,結果兩部片的海外收益相差無幾。
這些都表明了,再以那種投機倒把的心態去忽悠老外,早晚賠的血本無歸。
而楊凡嘮叨了這麼多,意思就兩個:
1,不管《畫皮》成功與否,拍大片都是公司的必然選擇。因為製作成本在增加,不拍大片也會被強行大片。
2,文藝片在國內外都沒有市場,以後投資會愈加謹慎。哦,還有個括弧:(老闆任性的時候除外)。
這些內容非常重要,怎奈get不到大家的點,一半人聽得昏昏欲睡。趙麗影正抱著劉師師的胳膊無聊,可下一秒,立馬抖了個激靈。
“下面我說說藝人和經紀人的調整計劃……”
大小姐從不拿稿,張口就來:“公司一向秉持精益求精的原則,作品雖然優秀,但數量少,週期長,對演員的消耗太大。我們都知道,藝人靠的就是曝光度,一年一部影視劇,純屬作死。就像麗影,你明年紅了,但後年,甚至大後年才有新作品,你嘴上不說心裡也會埋怨。”
“呃,嘿嘿!”
包子無辜中槍,只能傻笑。
程穎繼續道:“所以從今年開始,公司的戲照樣戲,外面的戲也別落下,要擴充資源,才能跟得上市場發展。以前我們的藝人管理,都是粗放式的保姆管理,既然要對外開拓,那自然要科學轉型。”
“經過公司研究,將藝人分成三組,每組由一名大經紀統籌,小經紀貼身配給。負責你們的演藝事務,市場路線,形象包裝,商業活動等等。有的可能不懂,你自己去問,各組怎麼運作我不會管,總之一句話,不怕競爭,成績為先!”
“……”
此言一出,鴉鵲無聲。湯維、寶強還好,那兩個小的連心都涼了。特別是劉師師,望著臺上的那個男人,忽然有種被捨棄的敢腳。
一直以來,他亦父亦師的教導已成習慣,大家長一樣的站在自己身後,似乎什麼也不用擔心。如今,卻將這種情感硬生生的剝離開,簡直稀碎稀碎的。
彷彿察覺到她的目光,褚青往這邊看了一眼,隨即扭頭。
說實在的,全世界都沒有兩口子這樣的老闆,可能呆呆她們不曉得,別家藝人提起來,各種羨慕嫉妒恨,還給起了個外號,叫“褚媽”“範爸”。
而愛護是愛護,制度是制度,這並不衝突。
還沒等眾人消化乾淨,程穎又道:“張婧初的合約在今年到期,經過多番溝通,她決定不再續約,將在五月份離開。”
“為了補充藝人資源,公司又與陳橋恩、王謙源、齊曦三位演員達成一致,下個月便會正式加入。哦,這個訊息不要外傳!”
“下面宣佈分組:第一組,丁靈琳統籌,包括黃勃、陳橋恩、黃宣……第二組,路小佳統籌,包括汪寶強、趙麗影、齊曦……第三組,我自己負責,包括湯維、劉師師、王謙源。”
“……”
全場懵逼,啪啪啪的被連續爆頭。
劉呆呆都傻了,一會為小初姐吃驚,一會為老師傷心,一會為沒跟包子分在同組而鬱悶。相反,趙麗影卻從配置中嗅到了一絲機會。
這裡面,齊曦是褚青早就盯上的,王謙源是他挖過來的,還給了一筆違約金。任何公司都不能缺少此類角色,這三組人馬,各有兩名重點培養物件,外加一名潛伏者。
啥叫潛伏者,既有潛力,又有神助,又尊重表演,在製片人眼裡,他們不夠有票房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