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還宣傳什麼,採訪什麼?這三個人在一塊,就是最大的賣點,全國觀眾喜聞樂見,撓心撓肺,欲仙*欲死,翹首以盼的東西!
……
一行人並沒有留到最後,閉幕之前便返回了京城。
《畫皮》的商業談判很迅速,許是文化同源的緣故,日韓片方的興趣極高,價格也很驚喜。西方近年就很小氣,扭扭捏捏的拍下了歐洲、北美的發行權。
5月25日,戛納電影節閉幕。
歐洲電影大獲全勝,法國影片《牆壁之間》拿下了金棕櫚大獎,義大利影片《格莫拉》獲得了評委會大獎,賈璋柯的《二十四城記》一無所獲。
褚青專門去看了這部電影,說實話,他一直不太喜歡老賈的作品,但非常尊敬那種關注的姿態。
就比如《二十四城記》,老賈說自己採訪時最大的難題,就是和工人們的交流:他們總在講別人的故事,大的事件,但作為個人記憶的“我”,完全是空白的。“我”不重要,“我”沒故事,不足以寫進影像。
以前呢,褚青喜歡路學常,因為有解決問題的態度;現在卻覺得,關注也很重要。
他仍然不喜歡這部片的表現手法和長鏡頭,可他看懂了工人階級比知識分子還要硬的骨頭,以及那個年代才具有的性格。
這是部好電影。(未完待續。)
第六百三十一章 小鮮肉集合
戛納謝幕,《牛郎織女》連一個安慰獎都沒有得到,尹麗川以一種詩人式的幽默與自嘲,哄得齊曦不再難過。但出乎意料的是,這片子倒贏得不少歐洲片商的關注,它的主題很重複,可那種乾淨洗練的鏡頭,簡潔有力的語言,以及內斂剋制的表演,都不同於習慣性的中國獨立電影。
新鮮感,大概是現在的歐洲商人肯掏錢買片的最大理由。公司粗略算了算,《牛郎織女》的海外利潤絕對能收回成本,如果再樂觀一點,還可以小賺。
國內盛世蓬勃,國外水深火熱,這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