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這是一種思維的傳統認知,在西方社會中也代表著一種思潮,通常被稱為“想象中國主義”。
比如他們覺得中國就應該是滿大街的腳踏車,沒有高樓大廈,國民每天都跟在菜市場講價一樣的嘰嘰歪歪,愚昧而且落後。
他們喜歡看《秋菊打官司》,喜歡看《一個都不能少》,喜歡看《霸王別姬》這樣的電影。
因為這些電影,符合他們腦袋裡的中國形象。
《霸王別姬》為什麼在國際上聲譽如此之高,還拿了迄今為止唯一一座華語電影的金棕櫚?
不就是因為它拍出了外國人想看到的一切東西麼。
賈璋柯的《小武》本質上也是此類的電影,但不同之處就是,他的表現手法更真實,也更貼近真實的中國底層社會,而不是像第五代那樣,總是憑空臆想出一些畸形的農村愛情故事。
他做的,僅僅是把這些生活在現代社會關係下的人呈現出來。
就如《電影手冊》評價老賈:擺脫了中國電影的常規。
“我跟他說過,等有一天他結婚了,送他六斤錢。”
褚青聽著自己像模像樣的汾陽話不禁一笑。
其實他看這種說著中文配英文字幕的電影很不習慣,他一邊看一邊比對,拍攝時的點點滴滴都浮現了出來。
還有很多當時不知道老賈為啥要拍的廢鏡頭,在電影中一看都恍然大悟,原來是這個結構,能起到這種作用。
他看著熒幕上那個帶著大眼鏡,穿著不合身西裝的小武,感覺又奇妙又陌生。他看過那麼多影視劇,還是第一次切實感受到這種光影的幻妙與神奇。
鏡頭一次次掃過那座呆了兩個月的小縣城,幾乎每天都經過的街道,常去的小館子,甚至自己還去剪過一次頭的髮屋……
一種莫名的成就感從心底生出來,那是任何事物都比不了的一種成就感,如果非要具體說,那就是……創造。
他創造了小武,創造了他的人生,創造了他的喜怒哀愁,創造了他失落的愛情。那不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