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放倒,又有前赴後繼者的壓上,後浪不惜於力的推著前浪,把他們都推向土匪的刀尖上,導致死傷更多,可以說,擠在前面的玩家死的那叫一個冤,他們打不過啊,打不過卻沒了退路,是硬被後面的玩家推向前送死的。
好吧,死了幾千數的玩家,瘋狂的眾玩家們最終還是把村子裡的千數土匪打的沒了脾氣,眼看就要把這群土匪消滅怠盡。
就這時,靠著村莊的山頂吹響了號角,撤退的號角聲。
於是那個小首領帶著剩餘的幾百土匪開始往山上撤。
他們一撤,系統的三級黃色警報解除了,只要把土匪趕出村莊,警報就自動解除了。
可玩家們哪肯罷休,只因這些土匪的裝備暴率比怪物高出不少,特別是上了頭目級別的土匪,那暴率簡直就到達了百分之50,兩隻頭目怎麼也能出一件裝備。
所以玩家們瘋了,追著那數百窮寇土匪殺,忘記了窮寇莫追這句話。
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
什麼個情況呢?土匪是什麼人?常年打家劫舍,爬山的工夫可是沒得說,逃的那叫一個快。
這些年這批土匪隱匿了起來,可看家的本領都還在,而且這撥土匪的數量在這些年隱匿的情況下壯大不少,這是很正常的,艱苦年代最適合土匪的發展,人要是活不下去了,不當土匪當什麼?
等土匪們爬過了這坐山,玩家們還緊追不捨,誓要一鼓作氣殺到他們的老窩暴裝備。
當時的地形怎麼形容呢?
用a來形容那座挨著邊沿小村的山,用句號(。)來形容村莊。
那麼地形是這樣的:(a。)
土匪們從村莊,也就是句號後面撤退,往山頂,也就是a的頭頂撤退。
然後翻過這個a,再出現一副地圖:(a……a。)
前面那個a又是另外一座山叫‘靳山’,後面那個a是村莊倚靠的山叫‘邊沿山’,靳山與邊沿山之間的連線,是兩座山的緩衝地,叫‘枉死地’。
土匪從村莊開始撤退,翻過邊沿山,逃到枉死地,再逃回靳山,靳山就是它們的土匪窩點了。
到這時,如果玩家們稍微清醒一點,不再追擊,就不會出現後面的殘局。
這時他們絲毫不知自己等人已經進入土匪的盤踞窩點,踏上了枉死地,而且後浪在推,而前浪衝的更猛,因為作為前浪的那些玩家剛才得了不少好處,殺掉很多被已死玩家留下的殘喘土匪,暴到不少裝備,於是整個匯合成的大軍繼續追擊,結果前鋒大軍追到靳山半腰,遭受到猛烈的伏擊。
土匪的老窩,盤踞靳山,此山地形險要,易守難攻,山間還架設了不少工事塔,被土匪選定的落草之地可是一般的山頭?
待玩家們衝上靳山時,等候他們的是40級土匪弓箭手。
幾百個土匪弓箭手埋伏在山間,守侯在工事塔上,居高臨下把玩家們當成靶子射。
40級的弓手攻擊自然強悍,幾輪箭雨過去,玩家們簡直亂了,前面死傷無數。
前面的玩家越死越多,衝不上去,最後就只有撤,甚至說逃。
你說這麼多玩家混雜在一起,完全沒有統一的指揮,前面一亂,怕死的瘋狂往後撤,後面的跟著也就亂了。
就這時,土匪們從山上開始反衝,勢如破竹,一面是爬山,一面是往下衝,實力又有懸殊,你說玩家們的死亡率成何等地步。
如果當時所有玩家有統一的指揮,前面靠刀客,劍士頂住,後面遠端職業輸出支援,靠著人數的優勢抵擋住土匪的反衝,絕對不會這麼慘,可這時誰能指揮的了誰?
那些衝到靳山半山腰的玩家如葉子一般被山上衝下來的土匪殺的片甲不留,一直殺到那條緩衝地帶,玩家們的死亡率還在上升。
直到後面的隊伍不再往前推,全都退到了邊沿山上〈靠著邊沿村莊的山我們就叫他邊沿山!〉土匪這才拉軍回營。
這段影片當時有不知多少玩家給錄了下來,樊南在論壇那是看得清清楚楚。
這一事件被玩家們視為系統跟土匪串和的一場陰謀。
可橫空官方也出面申明瞭:系統只是急告,讓玩家們把土匪趕出村莊,並沒有讓你們去追擊人家,你們是眼饞土匪的裝備才造成死亡慘重的。
……
不管怎麼說,邊沿山與靳山遙遙相望,兩山的中間那個緩衝地,成了死亡地,不少玩家冤死這地,所以至此以後被玩家們稱為枉死地。
這個枉亡地,成了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