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1 / 4)

小說:投資最重要的事 作者:辛苦

從高風險投資中獲得可靠的高收益是一對矛盾,但人們有時會忽視這些警告而過分安於風險,從而導致證券價格中包含的風險承擔溢價不足以補償所承擔的風險。

總的來說,當投資者風險容忍過度時,證券價格體現的是更高的風險而不是收益。當投資者過度規避風險時,價格體現出來的收益高於風險。

《中庸之道》,2004年7月21日對待風險的態度是所有鐘擺式擺動中最強勁的一個。事實上,最近我將投資的主要風險歸結為兩個:虧損的風險和錯失機會的風險。大幅消除其中任何一個都是有可能的,但二者是不可能被同時消除的。理想狀態下,投資者會使兩者達到平衡。但當鐘擺擺動到最高點時,一種風險或另一種風險一次又一次地佔據上風。舉例來說:

在2005年、2006年和2007年年初,隨著一切進展順利、資本市場洞開,很少有人預料到損失可能就在眼前。許多必然存在的風險被拋諸腦後。投資者唯一擔心的是自己可能會錯失機會;當華爾街推出新的金融神話,當其他投資者買了而他們沒有買—再假如這個神話的確成真了—那麼他們可能就會失去先機。既然沒有虧損的擔憂,他們也就不再看重低價買進、適當的風險溢價或投資者保護。簡而言之,他們當時的表現過於積極。

隨後的2007年年末及2008年,隨著信貸危機全面展開,人們開始擔心世界金融體系徹底崩潰。沒有人再為錯失機會而憂心忡忡;鐘擺已經擺動到人們只怕賠錢的位置。於是人們規避所有哪怕有一點點風險的證券—無論它的潛在收益如何—並轉向收益率幾乎為零的政府證券。因此在這個階段,投資者又恐懼過甚、賣出過急,投資組合的建倉也過於保守。

因此,過去幾年所發生的一切為我們提供了見證鐘擺式擺動……以及大眾如何在錯誤時間做錯誤事情的清晰機會。當形勢大好、價格高企時,投資者迫不及待地買進,把所有謹慎忘在腦後。隨後,當四周一片混亂、資產廉價待沽時,他們又完全喪失了承擔風險的意願,迫不及待地賣出。永遠如此。

………在我的職業生涯之初,一位經驗豐富的投資者告訴過我,牛市有三個階段。在此和讀者分享。

第一階段,少數有遠見的人開始相信一切會更好。

第二階段,大多數投資者意識到進步的確已經發生。

第三階段,人人斷言一切永遠會更好。

不必再浪費時間搜腸刮肚了,他已經說得非常全面了。關鍵是領悟其中的含義。

市場有自身的規律,由投資者心理改變(而不是基本面改變)所致的市場評估指標的改變,是引起大多數證券價格短期變化的原因。投資者心理的變化也呈鐘擺式擺動。

形勢嚴峻時股票最便宜。沮喪的前景令投資者裹足不前,只有少數精明勇敢的便宜貨獵手願意建立新的倉位。或許他們的購買行為吸引了某些注意,又或許前景變得不再那麼令人沮喪,無論如何,市場開始有了起色。

隨後,前景似乎變得逐漸明朗起來。人們開始意識到正在發生的進步,成為買家不再是那麼難以想象的一件事。當然,隨著經濟與市場脫離危險,人們買進股票的價格逐漸反映股票的公允價值。

最後,人們開始被勝利衝昏頭腦。受到經濟以及企業表現進步的鼓舞,人們開始踴躍地推測未來。人群激動(並且嫉妒)於早期投資者斬獲的利潤,迫切希望分一杯羹。他們無視事物的週期性,斷言收益將永遠存在。這就是我為何喜歡“智者始而愚者終”這句古老諺語的原因。最重要的是,在大牛市的最後一個階段,人們開始假設繁榮期將永遠存在,並願以在此基礎上確立的價格買進股票。

《你不能預測,但你可以準備》,2001年11月20日在我初次瞭解牛市三階段的35年之後,在次貸的缺陷已經暴露、人們擔心危機將會蔓延全球之後,我總結出了它的對立面—熊市的三個階段:

少數善於思考的投資者意識到,儘管形勢一片大好,但不可能永遠稱心如意。

大多數投資者意識到勢態的惡化。

人人相信形勢只會更糟。

毫無疑問,我們正在邁入這三個階段中的第二階段。到處都是壞訊息和壞賬沖銷。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新產品、槓桿、衍生品、交易對手風險以及盯市會計準則的內在危害。無法解決的問題似乎越來越多。

總有一天我們會達到第三階段,人們對解決問題不再抱任何希望。不過,除非金融世界真的就此結束,否則我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