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2 / 4)

一個人要想健康,至少要吃到上述這些食物才可以。

有一本名中醫養生的書,全國幾十位著名中醫,都是健康高壽的老人,他們在書中談自己的養生飲食經驗,基本上都是,什麼都吃,什麼都不多吃。意思就是在營養多樣化、吃得雜的前提下,不放任、不多吃。通俗地講,就是可以吃個“微縮版”的“百貨店”,但不要吃個“超大版”的“專賣店”,後者只能使你的熱量攝取過多,而營養元素不足,按這種讓名醫都能健康到老的飲食習慣,去保證好的面板膚質,應該不是難事。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你怎麼會“滿臉菜色”

過去形容一個人臉色難看,經常說是“滿臉菜色”,這種人的面板顯得很暗黃,甚至發綠,沒有光澤。因為那個時候糧食匱乏,很多人是用“瓜菜”代替糧食。現在糧食雖然不匱乏,但很多人覺得糧食不過是熱量的補充,肉、蛋、奶之類美味的食物不也能提供熱量嗎?那就以肉、蔬菜代糧食好了,但是,不吃糧食其實是犯了中醫養生大忌。

《黃帝內經》在談到飲食養生時,將“五穀為養”放在第一位,因為五穀是入脾經的,而脾是“後天之本”。之所以把脾提到如此高的地位,是因為對中國人來說,脾氣是中國人或者說黃種人這個人種的薄弱環節。為此,粥才逐漸形成了中國傳統飲食中最有中國特色的東西,因為粥的溫軟細爛,更便於並不強壯的國人脾胃吸收營養……凡此種種都顯示一個道理:疾病是最容易從脾胃這個薄弱環節開啟缺口的。更重要的是,中國人最容易虛的脾,還有一個功能,中醫之脾還包含了另一層含義,是人體內的“審計署”、“紀檢委”,可以監視伺機而動的病毒細菌乃至腫瘤細胞,像西醫說的免疫系統。

敗血病就是細菌感染沒有控制好引起的全身性感染,屬於嚴重感染的一種,這個病名我們只在白求恩事蹟中聽說過。後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醫療水平的發達,至少在大城市,這種病已經很少見了。

中醫的脾是主肌肉的,脾氣足的人肌肉會有彈性,會豐滿,相反地,脾氣虛的人往往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而肌肉在短期內驟減,直接傷害的就是主管肌肉的脾氣,也就是說,如果脾虛到了極致,這個“後天之本”的損傷等於身體裡的“審計署”不幹活了,失職了,導致他缺乏對細菌的識別力和抵抗力,才會導致敗血症這種感染的燎原之勢。

透過不吃糧食而達到減肥的人,其實也就是在人為地製造脾虛,雖然未必能招致“敗血病”,但脾氣虛早晚要成事實,首先表現在面板上的就是氣色很差、沒有光澤。面板可以透過化妝品的粉飾而變得細膩,但健康的光澤是化不出來的,所以人會顯得很僵硬、死板,沒有生氣。由此可見,要想獲得真實生動的好面板,氣色很重要。所謂氣色,就是能透過化妝品表現在外的健康光澤,氣色是由脾氣決定的,而糧食是對脾氣最好的補益。

人是一種適合黃色的蟲子

很多學中醫的人都拿《黃帝內經》當教材,其實,《黃帝內經》不是單純的中醫教材,其中具體的診療技法是有限的,卻涉及了中國文化的諸多領域,類似於中醫裡的“憲法”,比如《黃帝內經》就講到了蟲子,而且將蟲分為五類,毛蟲、羽蟲、倮蟲、介蟲、鱗蟲,分別屬於木、火、土、金、水。人是倮蟲,倮蟲屬土,作為一個屬土的生物,人是一種適合黃色的蟲子。

這就意味著,無論是什麼樣的治療,都應該從土著手,比如從土中求金、求水、求火、求木,土是其他4種元素的基礎,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屬於土的脾胃才被給予了“後天之本”這麼高的“職稱”;也是因為這個原因,金元時期的名醫李東垣,才編寫了《脾胃論》,從脾胃裡找眾多疾病的原因;也是因為這個,張仲景的《傷寒論》,雖然不是以脾胃為主導的,但他的《傷寒論》中有112個方子,用藥不過百味,常用的更是隻有幾十種,但甘草一味卻在70張方子中都用到了,是使用頻率最高的一個。

很多人以為藥方中用甘草只是調和藥性,其實,甘草的更大價值是補脾,因為甘草是黃色的,味甘,黃顏色和甜味都是入脾經的,每個方子都用上入脾經的甘草,就是為了在治療疾病的同時不忘保護脾胃,可見中醫對脾胃之重視。

《黃帝內經》對食物的評價是把糧食排在第一的,所謂“五穀為養”。而五穀中,小米是黃色的,是入脾經的,放在第一位也是強調脾胃的重要,脾胃不好以及由於脾胃不好而氣血不足的人,應該長期吃小米。

種過小米的人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