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可以消耗天道軍實力的機會?”
最後一句話讓皇帝怦然心動,當初梁山賊寇提出做藩鎮的條件,滿朝皆是一片反對之聲,而他勸服滿朝文武的一個理由就是正好可以借西北、東南戰事的機會消耗梁山賊寇的實力。而趙良嗣今天的話正應了這一目的,東南的賊寇再強也不過是一群亂民,但西夏人不一樣,他們派出的都是精銳夏虜,各個強悍無比,讓天道軍跟他們打,豈不正好是兩強相遇兩敗俱傷的結果?
皇帝拿定了主意,當即下旨,命天道軍三萬人馬急速趕往西北,抗擊西夏!
541,贖罪(1)
皇帝的決定本在趙良嗣的意料之中,他有信心相信那絕對是一個讓皇帝無法拒絕的理由,但等到派天道軍去西北的最終的旨意發出,他還是不由暗暗鬆了一口氣,此刻他的這般表現若落在皇帝和滿朝文武任何一個人的眼中,只怕都會覺得趙良嗣肯定是跟天道軍有著莫大的仇恨,否則他又為何要極力促成將天道軍派去敵人更強大、戰鬥更激烈的西北呢?
但實際的情況卻是真正的原因只有趙良嗣一個人知道,他要將天道軍往“火坑”裡推其實根本不是出於他的本意,而他之所以這麼做竟是由於一個連他自己也想不明白是為什麼的原因……這一切,都是鄭飛請他做的!是鄭飛不遠千里派人趕在蔡攸的奏摺到達東京之前見到他,請他務必促成讓皇帝做出那樣的決定。
趙良嗣也不理解鄭飛為什麼要讓他這麼做,但他還是答應了鄭飛的請求。而當旨意發出後,趙良嗣立刻閉門謝客用他那聰明絕頂的腦袋想了幾天幾夜,卻還是沒想明白鄭飛為什麼要這麼做,為此他還大膽的假設了許多種可能,比如,莫非岐山軍跟天道軍是一夥的?所以鄭飛才不讓天道軍去東南?畢竟他可十分清楚朱武當初可是鄭飛的堅定追隨者,朱武背叛鄭飛的過程又是那麼的出人意料。但他隨即又否定了這個想法,因為如果這一切都是真的話,那鄭飛這個局玩的可就太大了,他怎麼就知道朱武日後在岐山一定能起兵並且縱橫東南?他怎麼就知道西夏人一定會在他與朱武同時興兵作亂時攻擊大宋?他怎麼就知道?
除非他是個神仙,能夠未卜先知,否則這一切絕無可能。而且甚至就算天道軍跟岐山軍真是一夥的,以鄭飛與那朱武兩人的才智,跟大宋表演一把雙簧戲也很容易,根本犯不著把自己的精銳派去西北苦戰。最終,趙良嗣放棄了無謂的猜想,雖然他堅信鄭飛之所以這麼做一定是因為一個天大的好處,但他只能無奈的苦笑一聲來到窗邊,看著東邊的方向輕輕嘆道,“鄭兄啊鄭兄,你到底在玩什麼花樣?西北到底有什麼好處值得你付出這麼大的代價?”
趙良嗣之所以猜不出鄭飛的目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他從一開始就考慮錯了方向,他總認為鄭飛做任何事的出發點都是出於各種利益,殊不知,鄭飛這一次真的沒有考慮任何的好處,他之所以要派軍去西北,完全是出於一種贖罪的心理,因為……西夏人的這次進攻他也有份。
幾個月前,當朝廷在為東征進行最後的準備時,鄭飛秘密派出了朱貴的弟弟,“笑面虎”朱富去了西北並進入西夏境內。
朱富到達西夏後先是故意被西夏軍發現,然後亮出身份說自己是來自大宋境內“天道國”的使者,要求見大夏皇帝。
西夏軍將這個情況層層上報,先是上報到了當今西夏皇帝李乾順的弟弟,西夏大將晉王察哥那裡。
察哥一聽,什麼?大宋境內天道國?我怎麼沒聽說過有這個國家?但他還是命人將朱富帶到了近前。
朱富說,“我是大宋京東西路人,如今我們天道軍已經起兵反了大宋,殺得宋軍丟盔棄甲,佔據京東西路半年之久,大宋也拿我們沒有辦法。”
察哥這才明白,回想起安插在大宋的間諜的確曾傳回訊息說大宋京東西路出了一夥賊寇,大敗宋軍並霸佔了京東西路,他問道,“那你來找我們是想做什麼?”
朱富說,“我來是要給大夏國送一份大禮。”
察哥輕蔑的一笑,“哦?大禮?你們這些才攻佔一個小小的京東西路不過幾個月的賊寇能給我們送什麼大禮?”
朱富道,“半個大宋算不算大禮?”
察哥聽了當即一驚,沉思片刻便道,“說下去!”
朱富這才說道,“當今大宋皇帝昏庸無能,重用奸臣,搞得百姓民不聊生,所以我們才起兵造反。現在他們正準備攻擊我們,我們雖然絕對有信心能夠打敗他們,但我們的統帥雄心並不只此,他還想打敗大宋,建立起一個新的國家!所以,我們的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