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之為亡國之音。對於帝王嘛,詩做得好,不如天下治理的好。做為帝王,嚴謹理智是最重要的,詩人的浪漫和衝動是要不得的,不然一個失誤,就將有千萬人為之遭難。蘇軾在《放鶴亭記》中曾說:“南面之君,雖清遠閒放如鶴者,猶不得好,好之,則亡其國;而山林遁世之士,雖荒惑敗亂如酒者,猶不能為害,而況於鶴乎!”意思是說,當皇帝國君的,連喜歡鶴這樣清高的東西也不行(歷史上曾有衛懿公特迷鶴而亡國之事),而山林隱士如劉伶等整天醉得迷迷糊糊也沒有什麼關係。
從詩中看李世民,感覺他確實是一個比較理性的人。他的感情在詩中總是給人一種被收斂和禁束的感覺。要說這大唐的盛世,確實是有一大半是李世民奠定下來的,如果沒有大唐的盛世,唐詩雖然未必就完全不可能出現,但恐怕也不會這樣百花爭豔、異彩紛呈。可能正是基於這樣的考慮,《全唐詩》的編纂者才把這一篇最有盛世帝王氣象的詩放在開卷之首,把唐太宗李世民的詩放在第一篇,也算是名至實歸吧。
①秦川:即關中平原。
②函谷:即函谷關,是關中通向中原的咽喉要地。
②百雉:謂三百丈長的城牆。
④甍:屋瓦。中華書局版《全唐詩》作“薨”,似誤。
⑤綺疏:雕花的窗子。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出眾風流舊有名――長孫賢后的春情
上苑桃花朝日明,蘭閨豔妾動春情。井上新桃偷面色,簷邊嫩柳學身輕。
花中來去看舞蝶,樹上長短聽啼鶯。林下何須遠借問,出眾風流舊有名。
《春遊曲》
呵呵,開國皇帝的詩看了,那皇后娘娘的詩也要看一看吧。這首詩的作者就是母儀天下、名垂千古的長孫皇后。不過如果大家將這首詩拿給以前沒有讀過的人看,先不告訴這是唐太宗的長孫皇后所作,讓他們試猜一下,恐怕多半會猜是宮女嬪妃所作,而且還多半是有點狐媚妖淫的不正經之輩,像電影《火燒圓明園》中唱“豔陽天”的蘭貴人那一流的。
然而,這卻真的是長孫皇后所作。我們知道,歷史上的長孫皇后和唐太宗李世民是結髮夫妻,據說十三歲時,長孫氏就嫁給了當時才十五歲的李世民。她雖然只活了三十六歲,但是卻和李世民共同生活了二十三年,生育了六個子女(也有說是七個),包括後來的唐高宗李治。對於長孫皇后,史書中讚不絕口。她通曉史書典籍,李世民經常和她一起討論政事。李世民好幾次被魏徵這個倔驢惹得火冒三丈,幾乎要殺魏徵,都是長孫皇后向李世民進諫,才使得李世民轉怒為喜。
雖說李世民是一代明君,但長孫皇后的仁德也是有口皆碑的,長孫皇后不驕不妒,有隋朝獨孤皇后的美德,卻不像獨孤皇后那樣好妒。長孫皇后一生節儉,並以此約束太子和宮人。臨死時說:“妾家以恩澤進,無德而祿,易以取禍,無屬樞柄,以外戚奉朝請足矣。妾生無益於時,死不可以厚葬,願因山為壠,無起墳,無用棺槨,器以瓦木,約費送終,是妾不見忘也。”她生前多次請求其兄長孫無忌放權辭官,臨終的囑咐也是這樣說,而且要求不要厚葬,以免浪費錢財。看來長孫皇后真是個既賢明又通達的女子,可惜長孫無忌並沒有聽他妹妹的話,根本不想“退步抽身早”,結果讓武后給幹掉了,沒得善終。
長孫皇后由於一生賢德,加上她的老公唐太宗這一代明君的光芒,後世的皇后妃子們無不將她做為榜樣來學習。不過也有些副作用,像武則天之所以能成功登上女皇寶座,江湖夜雨覺得正是有長孫皇后參政議政的正面效應所致,由於長孫皇后參與政事,做了不少利國利民的好事,那武后參政之初,朝野上下也不會太反感和反對了。
不過,從這首詩,我們也可以看出一個活潑可愛、和一般少婦沒有什麼不同的長孫皇后。這和後世儒生們筆下塑造的不食人間煙火、沒有七情六慾、如廟堂中的泥菩薩一般的標準皇后形象大大不同。從“上苑桃花”這一句可以看出,這首詩當作於李世民當上皇帝之後,也即長孫皇后二十五歲以後了,並非是早年時的舊作。不過詩中還是真情流露,大大方方地吐露一個女子的芳心柔情。這和後來人們印象中端莊恭謹的皇后形象全不合拍,什麼“蘭閨豔妾動春情”,皇后的尊嚴何在?如果是編小說的話,恐怕這首詩要編排在印象中“狐媚偏能惑主”的武則天等人頭上,哪裡像長孫皇后的詩?恐怕編全唐詩的那些老儒們也暗自搖頭,但事實就是事實,老儒們也只好裝聾作啞,視如不見。
然而,這正反映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