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也巧,此詩墨跡未乾,唐玄宗就來東宮“視察”了,他一眼就看到了這首詩。馬上就龍顏拉得比驢臉還長,他倒也沒有大發雷霆,而是讓人拿過筆墨來,在牆上續了這樣一首詩: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皇帝老師也哭窮(2)
啄木觜距長,鳳凰羽毛短。若嫌松桂寒,任逐桑榆暖。
唐玄宗前兩句意思是說,你小子的嘴和啄木鳥一樣尖利,但是你的才華卻並不高,比起“鳳凰”來像個禿尾巴雞。順便說一下,啄木鳥在我們今天是益鳥,在兒童的童話中是森林醫生。但在古代人眼中可不是好鳥。《博物志》雲:“此鳥能以嘴畫字,令蟲自出,今閩廣人巫家收其符字以收驚療瘡毒。”又說它會在地上以爪畫符印,樹穴自開。小偷就模仿它所畫的符印去偷啟人家的鎖鑰。這些傳說其實是無中生有,但卻反映了當時的人對於啄木鳥是有誤解的。玄宗後兩句是說,你要是嫌這裡不好,那就愛上哪上哪去吧!看來唐玄宗性格就是有點暴烈,容不得別人說不中聽的話。孟浩然說什麼“南山歸敝廬”之類的也當場令他生厭,照樣一邊涼快去了。可想而知,如果李義府那句“上林多少樹,不借一枝棲”是對唐玄宗說的,指不定玄宗也讓他滾出上林,願意棲哪就棲哪去。
薛令之一看這情景,這宮庭裡是沒法呆下去了。他就辭了官,據說是徒步走回了老家,看來這薛先生真是沒什麼錢。大家也很快就忘了這位薛先生,直到幾十年後太子李亨繼位,是為唐肅宗。唐肅宗還不錯,不忘師恩,於是又想起這位薛老師來了,但等宮中的人拿著詔書去薛令之家裡召他時,卻得知他已經死去很久了。可憐這位薛令之,辛辛苦苦好不容易考取了功名,再一下子被打回原形,灰溜溜地回老家去,他有何面目去見鄉中父老?他十有###就是因此事鬱郁而死的。
不過,這雖然是薛令之個人的悲哀,卻不得不說是當時玄宗執政清明的結果。要是在“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的時代,要是隨便一個小處長科長就可以在飯店裡簽上十幾萬白條的時代,薛令之的悲劇恐怕就不會上演,但這卻並非萬民之福。
王維和玉真公主的秘情(1)
碧落風煙外,瑤臺道路賒。如何連帝苑,別自有仙家。
此地回鸞駕,緣谿轉翠華。洞中開日月,窗裡發雲霞。
庭養沖天鶴,溪流上漢槎。種田生白玉,泥灶化丹砂。
谷靜泉逾響,山深日易斜。御羹和石髓,香飯進胡麻。
大道今無外,長生詎有涯。還瞻九霄上,來往五雲車。
《奉和聖制幸玉真公主山莊因題石壁十韻之作應制》
這首詩是大名鼎鼎的王維所作。王維在今天的人們說起來,地位似不及李白和杜甫。但在盛唐當時,王維的詩名卻遠在這兩人之上。尤其是杜甫,當時只是一個籍籍無名的少陵野老罷了。說起來王維的詩作,可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在唐代詩作中秀出叢林,歷代名家無不歎服。林黛玉教香菱讀詩,也說:“我這裡有《王摩詰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讀一百首,細心揣摩透熟了……”王維的五律,確是一絕,只有孟浩然、老杜或可相比一二,其他人遠遠不如。
然而,本篇這首詩卻也並不是特別出色。尤其是和王維集子中的其他詩句相比,無非就是用了一些道家的神仙術語來烘雲託霧,非常謹慎恰當地恭維玉真公主罷了。雖然王維才華橫溢,但在這應制詩的題材中卻也縛手縛腳,大失才子本色。如果只看到這些,本詩當然就隨手翻過,沒有什麼好看的了。但這裡我們特意錄出這首詩來聊聊,是因為王維和玉真公主之間有好多不得不說的故事。而且經江湖夜雨學劉心武談紅樓一樣“大膽假設,胡亂求證”,竟然得出一個驚人的結論,那就是玉真公主曾“強暴”和“霸佔”過王維,並影響了王維的一生。為什麼這樣說呢?
我們先來看玉真公主的來歷。玉真公主是唐玄宗的親妹妹,而且與唐玄宗是一母所生。他們的母親竇德妃曾被祖母武則天叫到宮中秘密處死。到玄宗做了皇帝后,卻找遍了宮中,也沒有把母親的屍骨找到。竇德妃死時,唐玄宗李隆基才九歲,玉真公主當然更小,據說只有二三歲左右。懾於武則天的淫威,幼年時玄宗兄弟和小妹都在戰戰兢兢中度過,但他們卻手足情深。玄宗的大哥李成器(後改名為李憲,封寧王),就真心地推讓李隆基當皇帝,李隆基對他也全無猜疑之心。玄宗下朝後,和這些兄弟姐妹們坐在一起,吃飯喝酒,有說有笑,不依君臣之禮,還是沒有當皇帝時的老樣子。瞭解唐代歷史的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