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都打成了這樣,真不知吹鼓手們吹起來臉紅不紅,心跳不跳?當然民族團結是大事,康熙在解決外蒙與西藏歸附問題上作出的貢獻,還是得強調一下,一定要大大肯定的。
尼布楚?平等嗎?後代子孫的窩囊,簽了一大堆喪權辱國的條約,反而沖淡了它的喪它的辱,再加上近代以後被洋人打弱了的心態,回過頭再看,尼布楚條約很不錯了,割讓點荒地算什麼,總體還是維護了大清的顏面嘛。
其實他們忘記了,當時的大清可不是以後的大清,當時的俄羅斯也不是以後的俄羅斯,不能等量齊觀,更不能自己看輕了自己!
好了,咱們還是把康大帝的偉業,一件一件再詳細瞧瞧吧,真切感受一下他的好運,也可深入看清他到底有幾斤重量。
[鰲拜篇]
獨斷本性初展露
大凡講述康大帝的一生偉業,基本都是從擒鰲拜起頭的。乍一看,小年輕一個,卻能談笑間搞定大權臣,第一仗就打得如此漂亮,也難怪是千年一帝了。
可仔細一看,不對呀?分明就是透過一個近似兒戲般的極不嚴肅極不正當的手段,拿下了一個為大清赤膽忠心保江山的四朝*,這功從何來?業又從何講?
以後平三藩、收臺灣、抗沙俄、敗噶爾丹等,不管怎麼樣,畢竟都是實實在在的大事,看結果多多少少也能講個功業的一二三來,可這擒忠臣的事兒,如果硬要扯到功業上去,那歷史上這麼多帝王,有功有業的豈不太多了點?
擒鰲拜之事根本就不是大是大非的問題,不是江山社稷的問題,不是忠奸對立的問題,不是權臣欺君的問題,更不是逆臣賊子的問題,而是康大帝專斷獨尊本性的第一次爆發,是他走向集權專制帝王路上邁出的第一大步,與功業沒有絲毫的聯絡。
txt小說上傳分享
先帝託孤四輔臣
且說順治帝英年早逝前,有感於當年攝政王多爾袞凌駕於皇權之上的朝綱專斷,而他小小年紀(五歲即位)無奈忍辱的悲涼處境,哪能放心只有七歲的繼承人呢。為避免宗室再度結黨專權欺凌幼主,一改過去由皇家直系血親諸王貝勒輔佐的傳統,臨終託孤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與鰲拜等四位勳舊重臣。這一改一託不打緊,在大清皇位繼承乃至政權組織建設上,卻邁出了很具有轉折性的一步。
滿洲人從矇昧中走來,和其他大部分民族一樣,實行君主專制前,都會經歷一個原始貴族*制階段(詳見《大帝卷?雜談篇》)。無論努爾哈赤晚年所定八和碩貝勒共治國政制度,還是皇太極時議政王大臣會議(1637年始),儘管很初級也很粗放,領袖作用已然不可撼動,但那種包括皇位繼承在內的國家重大事項集體決定的架式,都還是有一點初級*因素在裡面的。
皇太極逝世後,新皇帝的誕生雖說是多爾袞與豪格權力鬥爭下平衡的產物(見《攝政卷》),形式上倒也是由議政王大臣會議推選產生的,多少能講話的人不是一兩個,而是好幾個吧。後再經多爾袞到順治時,皇權進一步強化,連形式上都把議政王大臣會議拋在一邊了,決定繼承人,根本就不顧諸王貝勒大臣們的意見,直接任命,並選拔親信重臣來輔佐,不可謂不是一場革命,只是走向專制的革命罷了。
而這個革命最終就是由康大帝來徹底完成的,緊跟著的一大步也很快就要來到,欲知詳情,則需進入歷時八年的四輔臣時代瞅瞅了。
首席輔政大臣索尼,滿洲正黃旗人,來自於原海西四部中哈達部的赫舍里氏,努爾哈赤時便已在帳下聽用,名副其實的四朝*,精通滿、蒙、漢三種文字,在剛起步的滿洲人中,絕對是頂尖級學問家了。而且,拼殺疆場他也同樣不怵,曾在清軍第一次攻打北京城時(己巳之變),冒著炮火箭矢,奮不顧身救出了困於城下危在旦夕的皇太極大兒子豪格。當時滿洲貴族一片武夫之中,文武雙全的索尼真有點卓爾不群也。
難能可貴的是,他還有無盡的忠勇與堅貞。大清入關前皇位爭奪戰那會兒,堅決擁立皇太極的兒子,毫不妥協,以後面對多爾袞的拉攏,也絲毫不為所動,結果被安了個罪名,抄了家,攆回瀋陽,看守皇太極陵墓去也。這樣的忠貞之士,順治親政後立馬重用就很自然啦,後累進一等伯世襲,擢內大臣兼議政大臣,總管內務府,成為大清皇家事務的大總管,足見皇帝對他多麼信任了,首席之位可不是隨便就能坐的。
次席蘇克薩哈,滿洲正白旗人,來自於葉赫那拉氏,與慈禧可是同一個直系祖上呢。其父蘇納乃深得努爾哈赤寵信的創業之臣,後被招為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