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2 / 4)

小說:大清真相 作者:吻火

,反正明代中後期以來以它為橋樑的中西方海上大貿易時代也隨之宣告結束,華夏放眼看世界的視窗關閉了,大清也在閉關鎖國的桎梏中越陷越深,以致不能自拔。

兩者雖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但時間上恰恰是吻合的,華夏東南之海,由晚明的熱鬧無比轉為鴉片戰爭前一個半世紀的平靜死寂,何也?世異時移,沒有重生的條件了。

好了,咱們接著說鄭成功。從上文可以看到,鄭成功大事業的獲得,得益於前代打下的堅實基礎。他那暢遊海上的無敵之師,最早的建立者比他老爸都早,因為上面起碼還有個安德瑞?狄提士(李旦)呢。

當然說這些絕不是否認鄭成功自己的努力,相反,這股海上新勢力能夠實現昇華,完成質的騰飛,達至可能的最大高度,鄭成功居功至偉。

因為鄭成功讓它成為南明抗清尤其是驅荷復臺的基石,最後它和它的領袖留給後人的是飽含國家民族大義的一曲慷慨激昂之歌。

相比老爸的軟骨頭,鄭成功是頑強不屈的,年僅二十二歲的他毅然舉起了抗清大旗,在烈嶼島(小金門)正式起兵,以海上新勢力最新版本鄭氏集團為依託,以廈門、金門兩島為基地,以海上大貿易為保障,不斷發展壯大,在東南沿海與清軍進行了長達十五年(1647—1662)的艱苦戰鬥,成為與西南李定國齊名的南明抗清兩大擎天柱。

他的軍隊鼎盛時,共有陸軍七十二鎮、水師二十鎮,士兵近二十萬人,大小船隻五千餘艘。憑此,其中號稱東亞海上的無敵水師,讓不善水戰的陸上巨無霸清軍束手無策,完全控制了長江以南、北部灣以北的廣大海域。

鄭成功與清軍大小戰鬥無數,最著名也最需要提及的就是那場北上長江之役。此戰的首要目標是南京,繼而佔領江南,拿下清廷最重要的財賦基地,如此不僅會讓明清雙方經濟實力發生逆轉,造成清廷統治區南北隔斷,還能形成巨大的政治效應,反清之士必將遠近來歸,整個抗清大局還不發生根本性的轉變?

清順治十五年(1658)八月,鄭成功以清軍全力征討西南(見《攝政卷》)為契機,親率大軍抵達長江口,準備發動一次大規模戰役,未想天不遂人願,突遇颶風,驚濤駭浪之中,部隊損失重大,只好回軍休整。

第二年,鄭成功會同另一抗清英雄張煌言,帶領十七萬大軍,三千餘艘戰船,再次進入長江,一路勢如破竹,連克瓜州、鎮江,南京指日可待,江蘇拿下在望。

抗清已是雄偉業(上)(2)

清廷震恐,順治帝竟有逃回遼東的打算,足見驚惶到何種程度;後又決定御駕親征,只是還沒成行呢,戰爭已經結束了。

但就在這關鍵時刻,身經百戰的鄭成功卻犯了不該犯的致命大錯,先是行進緩慢,錯過最佳時機,後又在南京城下圍而不攻,希望透過強大的軍事與政治壓力,不戰而屈人之兵。

駐守南京的清軍,本來勢單力薄,岌岌可危,見有此等喘息之機,便以詐降術穩住鄭軍,待援軍集合完畢,迅速發動反攻,最終大敗鄭軍。

大戰就這樣遺憾地結束了,南明最好的也是最後一次復興機會也從此擦肩而過,鄭成功在傷心自責中回到大本營廈門。雖然第二年(1660),他又在福建海門港(今龍海東)大敗乘機來攻的清軍,搞得清將達素羞憤自殺,這一次勝仗,使軍威復振,但東南抗清大勢就像西南一樣已江河日下,頹勢難挽了。

誠然,南明與大清不在一個重量級上,當時想徹底打敗後者,恢復中原,基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在西南與東南保持與清人的對峙局面,待機而發,還是完全有可能的。

就說東南抗清,鄭成功要是真能取得長江之役的勝利,奪取南京,可想而知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大好形勢,而這本來是可以做到的,最後卻毀在了自家手上!這讓人遺憾之餘,心痛,心痛,還是心痛!

回首鄭成功十五年(1647—1662)抗清鬥爭,原來這還不是惟一呢,前前後後他曾多次因為自己的原因,錯失了力挽狂瀾的好機會。有對己,更有對整個南明的,這也是現在越來越多人詬病他的原因。

確實,鄭成功身上有很多不足,性格的暴烈嚴酷就給他的事業帶來不少麻煩,後面要說的施琅事件以及他的死,都與此有關。但更為嚴重的是他太多考慮小集團的利益,竟置大局於腦後,往往對南明抗清之勢,甚至反過來對他個人的小勢,也帶來很不利的影響。

北伐的事便可略知一二,鄭成功之所以不及時攻打南京,卻採取圍而待降的辦法,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