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4 / 4)

小說:大清真相 作者:吻火

部凝聚力更強,也是日後大亂爆發初期,雖然發動者是為人所不齒的昔日背叛者,大江南北的漢人響應者仍眾的原因之所在。當然,跟著當朝的漢人也不少,尤其是那些既得利益者們;另外,坐山觀虎鬥的漢人同樣不少。箇中原因不想多說了,十七世紀漢民族的不斷失敗,根子就在於此。

切入正題。這邊吳三桂們真的開始磨刀霍霍了,而康熙那邊卻還渾然不知,全力做著撤藩的前期準備工作,好幾萬人呢,漫漫長路,線路怎麼走,沿途怎麼接待,到目的地後又怎麼安置,浩大的工程啊。

比起三峽移民恐也不簡單吧。三百多年前的事了,沒飛機、火車、汽車、輪船什麼的,綜合條件更是差之千里,尤其他們並非一般民眾,而是三個強大的軍民結合體,稍有不慎,後果不堪設想。

康熙忙得不亦樂乎,其間有很多專門御批,足以體現他對撤藩之事的重視與對被撤之眾的關切,但從他的著眼點來看,倒能明確一個真相。

原來他忙了半天,沒有一件觸及假如吳三桂們有啥異常如何防範的問題,雖然《聖祖實錄》之類書上有不少事後彌補這方面不足的大帝語錄及其他相關言辭,但根本找不到能夠證明當時朝廷哪怕有一點實際舉措的證據。

這也側證了康熙當初決定三藩同撤時,想的就是那麼簡單,認為聖旨一到,一切OK,大臣們想這想那,還分幾步走,純粹多慮。什麼“撤亦反,不撤亦反”,事後遁詞也。

吳三桂們謀反之箭已在弦上,豈能不發?經過一番精心謀劃,康熙十二年(1673)十一月二十一日,吳三桂終於正式反了!

老吳也從此進入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