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到國內,出版商就約特林克勒寫了一本通俗的探險考察記,出版於1930年。也許是中亞的風沙給他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他往返穿越的崑崙山,是一年四季強風勁吹;而在和闐時逢晚春初夏——三、四月間——的風季,所以他所經歷的中亞,一直為風暴席捲。也許是他想曲折地表述對探險夭折的感受,便將自己關於新疆的探險記命名為IMLANDE DER STURME,直譯就是“在風暴席捲的區域”——中文版名為《未完成的探險》。這本書先出版了德文版(萊比錫·1930年),馬上就譯成英文出版(倫敦·1931年)。
就特林克勒一生而言,幸運的是,1928年的歸途中,他奇蹟般地在僕人槍械“走火”時倖免於難。不幸的是,1931年4月19日,竟死於一次車禍。除了這本《未完成的探險》,他生前只來得及寫出計劃寫作的學術著作中的一種:《中亞西部及喀喇崑崙——喜馬拉雅地理考察》,並在他身後才問世(柏林·1932年)。
特林克勒留下了什麼
巡遊塔里木的古蹟與綠洲,為德國的博物館充實展品,是特林克勒此行的目的。但對塔里木的瞭解與深入程度,他無法與赫定、斯坦因,甚至不能與另一支“失控的探險隊”——法國杜特雷依探險隊比肩。但不能不承認,就塔里木來說,很難再有像特林克勒目光這樣敏銳的觀察家,悟性這樣高的“闖入者”。這些年我一直陸陸續續寫一本有關塔里木人類活動與生態環境變遷的書,讀了《未完成的探險》,我簡直以為在讀自己那本書“南河”章的初稿。當然,有特林克勒的記述,我那本書一定能寫得更好,因為我的觀察與思考,有了更有力的依據。這就是我認為哪怕僅憑《未寫成的探險》這本書,特林克勒這個探險家也不能被遺忘的原因之一。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和闐洛甫以北的沙漠中,特林克勒對著名的古寺熱瓦克進行了挖掘。這個佛寺是1901年由斯坦因首次發掘的,斯坦因可以說是西域探險家中最“專業”的一人,他對熱瓦克的發掘相當徹底,發現物頗豐。但特林克勒一來到熱瓦克就注意到,從1901年到1928年這二三十年間,和闐地區的風向發生了明顯的變化,“近三十年來,覆蓋佛塔西面的沙已經漂移,結果部分西南牆現在已顯露在沙上面,遍地是雕像的碎片”。正因為如此,不少在斯坦因來到時為積沙掩蓋的地方,展露出了新的遺址。由於在此期間,和闐當地沒有任何科學的氣象觀測,這個變化並沒有引起關注。特林克勒不僅能撿到斯坦因的“漏”,還不經意地指出了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原因。而1988年在一個重要的和闐遺址,1989年在塔克拉瑪干大沙漠腹地的喀拉墩,我都曾觀察到,20世紀以來塔里木的風向確實改變了,事實上這就是“操縱”著和闐古蹟隱顯的原因之一,也是塔克拉瑪干沙漠進退的動力。這一情況是特林克勒於1928首次提出的。
此外,關於熱瓦克等佛寺是被大火焚燬的,而佛寺焚燬時佛像面部就被有意破壞。關於前往丹丹烏里克時見到的“和闐河”(而且河中尚有部分水①)。此外,關於瑪札塔格,關於皮爾曼的“鴿子塘”寺院,關於瑪拉巴什(即今巴楚)胡楊林中最後的新疆虎……《未完成的探險》一書中的這些內容,都是萬萬不能忽略的。 。。
二、佉盧文秘史(21)
在19~20世紀的中亞探險家當中,特林克勒即便不是最默默無聞的一個,也可以說是最不幸、最倒黴者之一。1894年,探訪過和闐的法國探險家杜特雷依死於長江江源,採集品亦曾散失殆盡②,但杜氏身後的名氣要位元林克勒大得多。據我所知,在特林克勒死後,出版過一本紀念文集《特林克勒博士中亞考察科學成果》(柏林·1932年)。它,再加上《未完成的探險》,就是今天認識特林克勒其人的主要依據。
如果以列城作為起止點,那麼特林克勒的西域探險共歷時一年零十餘天,但在新疆和闐,僅有4個多月。這個時間並不長。
回國後,特林克勒、德·特拉、博斯哈德分別應邀寫出了自己的探險考察記,但除特林克勒這本《未完成的探險》之外,都沒有什麼影響,現在已經很少有人提及了。
所幸的是,攝影師德· 特拉在1931年2月曾公開披露了自己為丹丹烏里克的寺院壁畫所照的照片。由於這些精美的壁畫原作大多毀於以後二次大戰的空襲,所以德· 特拉的相片就成了它們僅存的記錄。
“獨行俠”退出新疆
特林克勒的和闐之行,在當時就受到了上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