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3 / 4)

小說:荊棘之冠 作者:花旗

不是拿我們當蠢貨嗎?”

路西法倒沒有生氣的意思,反而是米迦勒聽了這句話就不爽了:“加百列,本來做王的是路西法,他好心把王位讓給你,你怎麼還總是話裡帶刺,我幾次見你說他,都礙在你是我們裡面做王的,就不說話,但是你今天實在是過分了一些。”

加百列也就火了,跟米迦勒開始推搡起來:“米迦勒,你自己和他不清不楚的,我沒在主面前提起這種事也就算了,你怎麼,今天是想跟我尋釁打架嗎?”米迦勒一聽,就噌地把劍拔出來了。

我看加百列快和米迦勒快打起來了,就趕緊說:“主還等我們回去呢!加百列殿下,您是做王的,還沒給這孩子祝福呢?”

“祝福不都讓路西法祝福完了嗎?我有什麼可以祝福的。”加百列撅嘴說。

米迦勒一聽,頓時火冒三丈,就要拿劍砍過去,路西法卻一把握住他的劍,我頓時都嚇呆了,這把劍神威巨大,如果我握住這把劍,必定已經裂成兩半了,但令人稱奇的是,路西法的手硬生生地握住那劍,卻毫髮無傷。加百列、米迦勒、拉斐爾、薩麥爾和我,全都被這一幕驚呆了。

“亞當、夏娃已經被嚇得不輕了,有什麼事情,回去再鬧。”路西法走到癱坐在地上看天使吵架的亞當身旁,撫摸他的頭,又撫摸夏娃的頭,他們的記憶被抹去,只記得路西法給他們的兒子該隱祝福的事。

加百列看了看路西法,臉色極其難看,就回到天上去了,米迦勒一看,也跟著回去了。路西法怕他回去跟加百列吵架,也走了。唯獨拉斐爾、薩麥爾和我,留下來幫亞當行祭祀,因為那時,亞當還不甚會做祭祀的事情,我們引導亞當做祭祀。

那時,我和拉斐爾、薩麥爾教亞當,此時行祭祀,要準備三個銀碟,盛滿調油的細面,當做素祭;另外取七隻潔淨的公牛,七隻潔淨的公綿羊,一隻一歲的公羊羔做燔祭;兩隻公山羊做贖罪祭。

我又告訴亞當:“神說過,凡頭生的都屬祂,無論地裡出產還是本有的活物,你都要記著,頭生的即是潔淨的。”

亞當一一記下我說的話,向我道謝。這時,烏列卻忽然下來對我們傳話:“你們快回去,加百列與米迦勒打起來了。”

作者有話要說: 本章節路西法對該隱下的祝福,是預示著後面故事的重要資訊。所以我在這裡不能對此作出解釋,但是開頭引用的《光經》的經文,和那段祝福有很深的聯絡。關於蛇的形象,比較淺顯的認識是,蛇就是魔鬼(撒旦)變的,引誘了夏娃(因為《啟示錄》裡有直接說古蛇就是撒旦,但是古蛇這個詞和引誘夏娃的那條蛇,兩個詞是不一樣的,而且也沒有明證說明古蛇(撒旦)就是引誘夏娃的蛇,蛇的形象是多元的而且不是自始至終凡是做“壞事”的都是那一條,《啟示錄》很多章句字眼也不能從表面意思當中去理解)。在《聖經》中,蛇的形象是極為複雜的,蛇有劇毒,卻行動靈巧。古希伯來人對他是又敬又恨。《創世記》中引誘夏娃的蛇,顯示出了蛇狡猾的一面,但是“狡猾”這個詞在希伯來語裡也可以翻譯成“靈活”,所以經文中稱“狡猾”的蛇,也是聰慧的一種反映,並不一定是指向罪惡的。所以在故事安排中,我對“蛇”下的定義是因為自作聰明被神咒詛,而不是因為它是魔鬼或者是撒旦的化身,更和薩麥爾一點關係都沒有(很多人認為薩麥爾就是蛇的化身,因為薩麥爾(Sammael)和蛇(Serpent)這兩個詞被認為是同源,這是不正確的,兩個詞實際並沒有關係)。從一些解經學家的觀點來看,“蛇”正反映了人的好奇心。所以在上一章,上帝說它本來不該出現在伊甸園,但他必然要出現在人的眼前,因為實際上是人的好奇,引發了蛇的興趣,人背棄與神的約定,自作聰明地選擇了智慧,而反應到自然界也就是蛇自作聰明地引誘夏娃,蛇的引誘和夏娃的受引誘,體現的是自然和人類一種複雜的作用和反作用的關係。在《聖經》其他的章節,蛇的形象亦正亦邪。《民數記》中,為了懲罰不聽從上帝勸告,背棄上帝信仰的以色列人,上帝派蛇去咬以色列人。《約翰福音》說:“摩西在曠野怎樣舉蛇,人子也必照樣被舉起來”,可見蛇因聰慧在這裡又被比喻為“人子”(即耶穌)了。當然更多的是以惡毒的形象示人。

☆、第九章 血水

作者有話要說: 關於文中兩句喊話,是加百列和米迦勒天堂用語的音譯。加百列這句話是“為王者必得勝”的音譯,原文為Adag mitchaal pidon,Adag是vadag(王)的自表形式;mitchaal,是從Mic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