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1 / 4)

其內部要素的密集程度等都隨著它們與節點的相互作用和影響的狀態而變化。域面上若出現新的節點,則其經濟實力就會增強,並逐漸變為結節區域,域面的寬廣程度也隨之提高。否則,域面經濟活動稀疏,活動半徑狹小,則淪為衰落或不發達區域。207

(三)區域經濟空間結構要素組合模式

區域經濟空間結構要素的組合模式是指點、線、面三者相互關係及其組合形式。區域經濟空間結構要素的不同組合形式,反映出不同的經濟型別(見表5。1)。

表5。1 區域經濟空間結構要素的組合模式

要素組合

空 間 子 系 統

空 間 組 合 類 型

空 間 運 行 方 式

點……點

節點系統

村鎮系統、集市系統、城市系統

呈集聚發展,空間組合模式表現為條狀城鎮帶和塊狀城鎮群

點……線

經濟樞紐系統

交通樞紐、工業樞紐

呈樞紐發展

點……面

城市…區域系統

城鎮聚集區、城市經濟區

呈結節性發展

線……線

網路設施系統

交通通訊網路、電力網路、供排水網路

呈網路發展

線……面

產業區域系統

作物帶、工礦帶、工業走廊

呈地帶性發展

面……面

宏觀經濟地域系統

基本經濟區、經濟地帶

呈區域相互作用或協調發展

點…線…面

空間經濟一體化系統

等級規模體系

呈現網路化系統

資料來源:曾菊新。空間經濟:系統與結構'M'。武漢:武漢出版社,1996:130…131。本書整理時新增〃空間執行方式〃內容。

如果點、線、面要素在一定的區域空間呈有機結合狀態,在功能上就完全融合為空間一體化系統,具體表現為節點相互依存,域面協調發展,通道配套執行,各種空間經濟實體的聯絡交錯密集,呈網路化系統。208這是一種理想化的空間結構要素的組合模式,是經濟高度發達階段的空間結構模式。而現實中更多的是表現為點……點、點……線、線……線等空間子系統,且各種子系統有等級規模結構。如在國家級空間結構中的一個〃點〃,可能是一個省或大城市,其本身就是一個地方區域系統,包含著諸多由較小的點、線、面構成的區域經濟空間,而這個地方區域系統內部,又包含更小的區域子系統,如市、縣等。因此,表5。1中的組合模式包含了各種區域要素的組合模式,但這些組合模式本身並不能說明區域系統的等級規模。正是經濟空間的等級規模的不同,才形成了經濟區域的功能分化和不同的空間子系統。

從空間結構的演變考察點、線、面的要素組合,區域經濟空間結構演變總是遵循由〃點〃到〃軸〃(線)、由〃軸〃到〃面〃的演化過程。209區域經濟空間結構在極化效應的作用下,首先表現為〃點〃的集聚,隨著聚集程度的不斷加強,一些節點逐步成長為區域經濟中心,經濟中心進一步聚集到一定規模後,擴散效應逐步彰顯,經濟中心向周邊輻射經濟能量。這一過程首先發生在交通沿線附近,形成沿交通線的經濟中心區,即形成具有經濟意義的〃軸線〃。點與線的組合,形成更大的擴散效應,從而產生向〃面〃上的擴充套件效應,最終三個要素交錯融合,形成不同的空間結構。總之,節點的極化和擴散是區域空間結構不斷演進的根本力量,而線作為交通樞紐起到了聯結和促進的作用,並透過域面來消化吸收,最終相互聯絡形成一個經濟區域系統。

第二節 區域經濟空間結構的地域構成單元理論

區域經濟空間結構的地域構成單元是指構成空間結構的實體,一般是城市、鄉村或者其它經濟活動的發生地域。從空間維度視角考察,區域經濟空間結構的地域構成單元突出表現為中心…外圍二元空間結構、城市…城鄉邊緣區…鄉村三元空間結構兩種典型型別。

一、中心…外圍二元空間結構理論

(一) 〃中心…外圍〃理論的演進

1。弗裡德曼的中心…外圍理論

中心…外圍(Cor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