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下之意,索要賠償。先前宰相登門時,也有主動提起賠款,可我未有當即敲定,召來熟知伽羅國情的大臣詳問後,借今日之機提出三個條件:“白銀十萬兩,降低關稅,以及貴國的冶煉技術。”
雖沒有獅子大開口,令其割地。可近年因是沿海倭匪猖獗,見大多羲和商人取道自己的國家去往西方貿易,伽羅那方的關稅水漲船高。如能迫其降低,也算利國利民的舉措。而羲和外患並不僅是九皋。行軍打仗,武器先進與否,也是制勝關鍵之一。在冷兵器時代,銅鐵尤其重要,羲和雖有充足的礦源,可冶煉技術不及因是地廣人稀而重兵器鑄造的伽羅。而我有心引入新的冶鐵技術,也不是純粹為了鑄造矛盾戈槍這等常用兵器。如能製造出這個世界的人意想不到的強大火器,便可威懾各懷鬼胎的鄰居。掌握先進的冶煉技術,也有利於民生。故而在場羲和諸臣得我暗示,不遺餘力,與有所保留的伽羅一方就後兩個條件唇槍舌劍。即使我和亞米爾罕私交甚篤,軍政大事也是各有考量,我軟硬兼施,終令亞米爾罕做出讓步,同意後兩個條件,可也希望從羲和引入一些經濟作物及先進的生產工具,以擴大耕地及人口。
“農作物和生產工具確是重要。不過陛下若想根本上興盛農業。不如滋生人丁,永不加賦。”
照搬康熙大帝著名的國策,誠懇建議他按地徵稅,這樣也可擴充人口,增加勞動力。亞米爾罕一怔,隨即朗笑點頭:“帝儲殿下良言,孤銘記在心。”
至於明德寺一事,我明著稱回去詳查後,再作定奪,暗對亞米爾罕使去眼色,以示私下再議。而這些天來,羲和諸臣只顧著義憤填膺,另樁頭等大事卻是拋諸腦後,直待亞米爾罕旁敲側擊,適才想起德蓉公主的去留,紛紛直呼:“一女怎可三嫁?!”
121 V文公告
122 貳拾伍章 ? 虹縈 '五''VIP'
即使緩兵之計,公主已與格史泰行過婚禮。而今伽羅國再度提親,兩月之中一女三嫁,且是尊貴無比的長公主,實在有傷天朝顏面。起先我不置一詞,等到守舊的大臣們苦水吐畢,慵慵打起圓場:“皇姐遠嫁來此,本是為了兩國修好。若非清河王狼子野心,皇姐已與故世的先君共結連理。”
冠冕堂皇,遺憾先君遭遇不幸。可逢此多事之秋,不如冰釋前嫌,拋開世俗,以兩國百姓為重。若能實現初衷,締結同盟,令關外虎狼有所忌憚,也是天下萬民之福,“而新君陛下仁厚英明,若能與皇姐結得百年之好,不但是皇姐之福,我們兩國的關係也會比過去更加融洽。”
雖打官腔矯情了些,可立時收效。先前因是損及國利的兩項條約而多有不快的伽羅諸臣聽我盛讚他們擁戴的新國主,神色漸緩,贊同點頭。而羲和諸臣也自先前德蓉公主力保王孫,隱察兩人感情非同一般。雖流言不足信,可新君不惜在此敏感時期主動提親,情誼定已深厚,萬一真如傳聞那般,已有夫妻之實,乃至珠胎暗結,不但公主成了世人的笑柄,他們力保的天朝威儀也會蕩然無存。再者,不比純粹的政治婚姻,德蓉公主若與新君兩情相悅,往後定受寵愛,自然而然,影響伽羅對羲和的國策。所以聽我發話,大臣們未再辯駁,只是一時拉不下面子,臉色陰沉。我淡笑折中:“等甘州明德寺一案有了結果,本宮再行上奏皇兄,求請準婚。”
臨末了,朝對座的男子淡一笑:“盼是子虛烏有。”
亞米爾罕立懂我笑中深意,點了下頭。是夜,喬裝親臨別宮秘談,坦承他也知明德寺的隱秘,現在大白天下,依立場,我必須奏請天子,大張旗鼓地上山搜寺。若是搜出明證,他和莞菁的婚事定然告吹,自然心急如焚。可又難以開口求我徇私。淡望坐立不安的男子,我終是一笑,起身取過一個木匣:“姐夫和皇姐確是良緣天註定。”
見是蓋有國璽的一道敕令,亞米爾罕一怔,忙是接過詳看:“你早便知曉此事?!”
我點頭,避重就輕:“原想和姐夫私下商量,可既已事發,我就只有遣人搜寺。不過姐夫放心,不該讓人瞧見的,我早便收好,只是偌大的地宮若是空空如也,未免奇怪……”
()
見我欲言又止,亞米爾罕苦笑:“事已至此,殿下有話不妨直言。”
卻之不恭,我頜了下首:“地宮通常用作收藏鎮寺之寶,若是搜出佛經和寶物,也便合乎情理。”
下了談判桌,再接再厲地訛詐自家姐夫,亞米爾罕不知是笑是哭。可我得了便宜還賣乖,攤攤手:“不妨當是給皇姐下的聘禮。可比打仗划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