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這人手不太夠。臣今兒去國子監不過挑選了一百一二十人,這遠遠不夠。”
“一百多人?你還不滿足?我還以為你只能挑高瘋子一人呢。”李隆基先是一通數落,接著就是:“縣館的人,一個月後給你。至於民間地童子,這要來年去了。”
唐朝地域遼闊,縣館很多,光是這行文就需要很多時間,一個月時間是必須的。能把時間明確下來,陳晚榮大是寬慰,此番來東宮沒有白費,值了!
有了李隆基這話,軍器監擴大是鐵板上釘釘的事情,鐵定了!
接下來,兩人討論了諸多細節。李隆基問得很詳細,陳晚榮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其中有不少現代科技知識,經過陳晚榮用適當的話語表達出來,讓李隆基聽得如痴如醉。
李隆基的想象力極其豐富,在聽了陳晚榮一通解說之後,李隆基突發奇想,問道:“陳晚榮,依你地說法,軍器監在方方面面都會有所突破,在莊稼上有沒有新的構想?莊稼可是國之根本,要是糧食更多了,老百姓吃得飽了,這天下也就更加太平了!”
他不提也就算了,陳晚榮差點把做肥料一事給忘了,經他一說馬上想起來,很是興奮的道為:“太子,這還用說麼,當然可以啊!太子,您是知道的,要種莊稼就得要肥料,臣知道做肥料的方法。”
李隆基打斷陳晚榮的話頭:“是多養豬,還是多養牛?”
陳晚榮在給李隆基解釋道:“太子,臣這法子不是農家肥。臣知道,有些礦石,也有利於種莊稼,不過,這需要經過處理。太子,您先別急,聽臣細說。”
李隆基原本要打斷陳晚榮說話,聽了這話,只有忍住的份。
陳晚榮先是舉個例子:“太子是知道地,炮彈要用硝石。硝石不也是石頭麼?經過處理,就有如此妙用。同樣的道理,這肥份用地礦石,經過處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