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2 / 4)

小說:溼營銷 作者:南方網

群體聰明,網路糊塗

Web2�0網路時代的原則在於,一個群體的智慧要遠遠大於個體。其實,現如今很多網路社交技術,其目的就是為了引導這種群體產生的集思廣益。在*art mobs、crowdsourcing和wikinomics等網站的說明中,其成立思路就是為了有效地幫助不同群體,讓它們可以為其所關注的某個理由、公司或產品提出想法、意見、批評,甚至是直接貢獻資金。網上百科全書專案維基百科,前面討論過的新聞評級網站Digg和Reddit,以及預告平臺網站Predictify和產品設計專案網CrowdSpring,都能很好地證明上面的觀點。這些網站的技術框架允許使用者自由地提供和修改資訊,或是對資訊的價值進行評分,以幫助他人瞭解輿論看法。

一方面,我們知道群體可以完成個人無法做好的事,如判斷未來趨勢或威脅因素;另一方面,也有人認為,在某些情況下群體做出的決定要優於個人獨立做出的決定。

詹姆斯·索羅斯基在其有關應用行為經濟學和博弈論的作品《群眾的智慧》中對此曾做過如下總結:“在適當的情況下,群體的智慧是非常令人驚訝的。它們通常會優於其中智商最高的人單獨做出的判斷。”

當然,別忘了這句話裡有個先決條件——在適當的情況下。根據索羅斯基的研究,實用性人群具備以下三個特性:他們非常獨立,多樣化且分散存在。

索羅斯基的解釋是:“如果你能召集來自不同行業,具備不同領域知識和見解的一群人合作,他們對重大問題做出正確決策的能力要明顯優於依賴一兩個所謂‘精英’所做的判斷,無論這些精英們有多聰明。”

換句話說就是,平日裡喜歡跟你喝茶侃大山的老張老李很可能要比來自某智囊團的大師更聰明。為什麼會這樣?那是因為重大的決策事宜,往往需要決策者同時具備直覺能力和非直覺能力,而高度同質化的人群則缺少足夠的多樣化思維能力。形象點說,就好像一群從沒開過車的物理學家,又是動能又是牛頓定律地分析了老半天,還是免不了把車開到溝裡;而面對同樣情況,凡是開過車的人,哪怕只是個清潔工,只要踩一腳剎車就足以解決問題。所以,威廉·巴克利��William Barkley,美國媒體人、作家、保守主義政治評論家,政論雜誌《國家評論》(National Review)創辦人。

對此曾有一句發自肺腑的感慨,大意是說寧願從波士頓黃頁裡隨便拉個人當自己的老闆,也好於在哈佛大學給白痴打工。可見,一個群體能做出正確的決策,正是由於其成員具備不同的生活經歷,彼此獨立的觀點,以及幾分甚至令人感到驚訝的幼稚天真。沒錯,當具備這些特徵的人聚集在一起時,他們共同創造出的認知能力要遠遠大於每個個體的最佳判斷。

集體興奮(8)

不過,要是群體中的成員都不進行獨立思考,情況又會如何呢?

群體思維

2005年,埃默裡大學心理醫生兼神經系統學家格雷格·伯恩斯博士曾進行過一項實驗,利用核磁共振技術掃描大腦活動的方式來研究群體成員的從眾性。

在實驗中,伯恩斯博士要求32名志願者參加一項感知能力測試。他要求實驗物件想象一個三維物體進行旋轉後的畫面,然後說出該物體是否產生了變化。

在等待測試的房間裡,伯恩斯博士安排了四位“臥底”。猛一看他們似乎也是志願者,但實際上是博士派來傳遞錯誤資訊的“托兒”。為增強凝聚力,受試者們一起在膝上型電腦上進行了模擬練習,大家還互相拍照留念,以此強化群體成員之間的熟悉程度。

當受試者進入掃描器時,伯恩斯博士告訴對方每個題目會先讓其他人進行評估,確認三維物體的影象是否發生變化。當然,博士已經事先告訴“托兒”們對其中幾個問題全部答錯,而另外幾個問題則全部答對。

接著,博士會把其他人的答案展示給受試者,然後再讓對方自己進行判斷。

那麼,各位讀者,你覺得他們會怎樣作答呢?他們的答案跟整個群體預先得出的結論是一致還是不同呢?我們還是來看看腦部掃描捕捉到的事實吧!

研究表明,受試者平均有41%的時間會盲從整個群體的錯誤答案。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伯恩斯博士認為,如果社會從眾性是理性決策的結果,那麼研究人員就可以在受試者前額的某些區域掃描到變化,因為這些區域負責處理衝突監視、規劃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