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2 / 4)

小說:千年一嘆 作者:漂亮格子

們今天偶爾踏人的,居然是發現不久的黑克瑪塔納古城!這真不知是什麼力量,讓我們從伊朗歷史的第一頁讀起了。我環顧四周,果然是一個山谷,不遠處的雪山在陽光下十分耀眼。

低頭走進發掘工地,這裡已經搭起一個大棚,中間有一條鋪了木板的過道,過道下面就是二三幹年前米底王國首都的遺址。密集的房舍,刁司、的街道,都設計得十分周致。從大棚出來,再走不遠就是米底城門的發掘現場,層層城磚清晰可見,邊上還挖掘出一個燎望塔的基座。我問瑞吉巴倫先生,在考古現場,是否發現了這座古城當初湮滅的原因,髻如兵禍、火災或地震?

瑞吉巴倫先生說:“沒有發現。其實它沒有以突然方式湮滅,只是人們一代代在這裡居住,經歷無數次改朝換代,拆卸、掩埋、填土、重建,完全忘了它以前是什麼地方。在挖捆過程中,還發現了以後各個時代的文物,波斯帝國時代的,亞歷山大時代的,安息王朝和薩珊王朝時代的,以至伊斯蘭時代的都有。直到三四十年前還有人在上面建房,他們哪裡知道腳下正是歷史學家們苦苦尋找著的黑克瑪塔納!〃

我問五年前發現的經過,他說是丫次修路施工時碰撞到地下如許風光,便立即由一位考古學教授主持發掘。這位考古學教授是伊朗人,名字很長,我沒有記下來。至此我心中已經明白,在伊朗已不叮能出現“巴比倫古城”的鬧劇。

吃一頓早餐竟然見到了黑克瑪塔納,我抱著大喜過望的心境與它惜別。真不想讓第二個古蹟沖淡了對它的印象,但我們的車隊已經按照當地熱心人的指點在一條街停了下來,說是去看一座猶太人的墳墓。

這條小街很古老,走不遠見洲座有圓頂的磚石建築,正是墳墓所在。進門,穿過一個小院,見一個極低矮的石洞。石洞有一石門,石門_七有一個小孔,看門老人用手伸人,摸了一下,石門開了。老人要我們脫鞋,躬身進入,進人後一腳踩在厚厚的地毯上,直腰一看,有兩具黑漆發亮的棺木。

這個過程如此神秘,終於把我的注意力調動起來了。看門老人眼睛奇亮,炯炯有神地看著我們,開始介紹。沒想到他一介紹,與剛才一樣,我又驚異是什麼力量在驅使了,傻傻地站著不會言動,因為我眼前翻開的,正是伊朗史的第二頁,而這一頁又是那麼)勺庫!

以黑克瑪塔納為首都的米底,最終是被一個來自波斯境內黑山地區的年輕統治者征服的,他便是名震世界歷史的居魯士(C yru ; ,或拼作Kurus )。我們很早就知道了他,因為歷史學家公認,他是古代世界史上特別寬厚仁慈的征服者。不管征服了什麼地方,他總是對那咋弓也方的宗教予以尊重,甚至到了畢恭畢敬的地步,這使被征服地的人民大感意外。他攻入巴比倫之後,把當初被尼布甲尼撒從耶路撤冷擄掠來的萬名猶太人解放,宣佈這些著名的“巴比倫之囚”可以自由返回故鄉。

這就開始了一個動人的事實:古代波斯成為對猶太人特別有禮遇的地方。我們眼前的墳墓,安葬著他所開創的王朝後代統治者的一個王后,她的名字叫埃絲特(Ester ) ; 正是猶太人。她的夫君戰死疆場,未能合葬。她身邊棺木裡安葬的是她的叔叔莫德哈伊(Mordkhai ) ,猶太人中一位著名的智慧先知。

看門老人非常激動,說他自己也是猶太人,有幸在這裡守望著二千三百年前猶太人和波斯人友誼的人證物證。他腳嚇個小小的石門和棺室裡的樑柱、天窗,都是二千多年前的原物,又說至今還有世界各地的猶太人到這裡來參拜。

我問他的名字,他說叫瑞沙德(N 。 R asoad ) ;我又問這個墓地所在的街名,他說叫夏略底街(SL Shariati )。我說我會記住,並告訴別人,因為這個地方觸及了我萬里尋訪的一個主題。這個主題那麼早就出現在伊朗史的第二頁上,真讓我興奮。

萬分慶幸在哈馬丹的短暫停留。上車吧,對伊朗之行我已經心中有底。

一九九九年十一月二十日,伊胡,從巴赫塔蘭到哈馬丹,夜抵德黑蘭.入宿La eh .旅館

闊氣的近鄰

從哈馬丹到德黑蘭的路上,我心情非常愉快。既然在哈馬丹翻開了第一、第二頁,我在心中繼續把伊朗史輕輕攪動。先回想起在希臘時曾見到一寧浦餚臘和波斯激烈戰鬥的海灣,我前前後後看了很久,又知道更激烈的戰鬥發生在馬拉松。希波戰爭是希臘人的驕傲,r 他們又擅長寫作,不知有多少歷史書和文藝作品表現過這個題材。古代波斯人是看不起寫作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