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說其餘的還沒想好。
達蘭撒嬌地說:“歷朝歷代都封王啊!你不封自己的兒子,江山誰替你守啊?”
朱元璋說她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封王有封王的好處,也有弊端。漢代的七王之亂,晉朝的八王之亂,都是因為封王太濫,諸王爭權,引發了骨肉間自相殘殺,如果那樣,不如不封。
達蘭很失望:“你是不想封了?”
“過一二年再說,”朱元璋颳了一下她的鼻子,說,“你就想著朱梓!他才幾歲,封了王也穿開襠褲啊!”
“我怕皇上偏向!”達蘭勾著朱元璋的脖子說。
“別叫皇上,早了點。”朱元璋說,“封了別人,也不會丟下梓兒的。”
達蘭滿意地笑笑,忽然問:“外面傳說小明王沉船沉得不明不白,你聽到了嗎?”
“誰說的?”朱元璋十分緊張,“你從哪兒聽來的?”
“我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還能從哪兒聽。”達蘭說,“昨天在飯桌上聽跟你一起打江山的那位說的。”
“郭寧蓮?”朱元璋說,“她這破嘴,又沒有把門的了。”
達蘭說:“不是我說,你也太把她寵得不知天高地厚了。這話外人說,是善意、惡意,咱堵不了人家的口,自己人也跟著說,這不是自己糟踐自己嗎?”
朱元璋氣得哼了一聲:“你不要多讒言。”
“我哪敢啊!”達蘭說,“我大氣兒都不敢出,在宮裡還不是受欺負的角兒。”
朱元璋說:“又胡說,誰能欺負你。”
達蘭說:“我比寧妃早生了七天孩子,我生了王子,她生了個郡主,她一天到晚看我不順眼,用小話敲打我,你可得為我做主啊。”
朱元璋說:“行了,行了!”他披衣下了地,走到窗前,掀開窗簾一角,看著外面已是積雪盈尺,不禁愁苦地長嘆一聲。老天也跟他過不去,漫天皆白,有人說上天感應,那這大雪經久不停,是為小明王的喪禮。這不是要攪朱元璋的登極大典嗎?這是天意嗎?
現在,朱元璋關心的只有開國大典,早把金菊忘到腦後去了。對朱元璋來說,金菊的事太小了,而對金菊來說,那卻是天大的事呀。
金菊雖沒有再尋死覓活,卻一直在哭。
金菊的眼睛都哭腫了,擺在面前的飯菜一口沒動。馬秀英拉著她的手,百般哄勸。事已經出了,誰也沒辦法挽回了,只有想開一點。
金菊央求她別叫人看著她了,死了乾淨。
“別傻了!”馬秀英說,“你的小命那麼不值錢嗎?我已經替你討回公道了,我把朱元璋罵得抬不起頭來。這麼多年,我沒跟他紅過臉,為你的事是頭一回,你不信嗎?”
“我信,”金菊說,“你也犯不上因為我這樣一個人跟他翻臉,那我心裡更受不了啦。”
馬秀英說:“不管怎麼說,你已經是他的人了,一女還能嫁二夫嗎?你別難過,等他登極做了皇帝,我替你討個封,不封妃,也總能封個昭義、美人什麼的。”
“我不要他封!”金菊說。
“不要不是白不要嗎?”馬秀英說,“在宮中若是沒個名分,誰都能欺侮你;有了名分,人們就會對你另眼相看了。我知道你覺得這事挺丟人的,這是你心氣高,才這麼看,別的宮女巴不得讓他看上呢。”
金菊低頭不語。
馬秀英說:“我希望你的肚子爭氣,萬一生個一男半女出來,你可就高人一等了。”
由於害羞,金菊雙手捂起臉來。
第五十七章
七天風雪交加,登極大典之日卻是雪霽風晴。岳父指他一條路:用黃老之術馭天下。曾殺人滅口的人忘卻了自己也有被人滅口之危,還會爭寵爭封嗎?
為了朱元璋的登極大典,在吳王宮的基礎上又開始了擴建。但這是冬季,不是大興土木的季節,只能在門面上做文章,重點修的是幾個宮殿和幾座宮門。
雪花翻飛,朔風悽緊,這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
工匠們頂風冒雪在擴修宮殿。李善長親自充當監工,他一再催促胡惟庸、汪廣洋要加快速度,正月初四就是登極的大日子了,這是不可更改的。
汪廣洋說工匠們半個月沒回過家了,吃住都在工地上,面有難色。
李善長惟一的手段是加銀子!多發工錢。
他們幾個人也凍得搓手跺腳。李善長說:“真是奇怪了,我活了這麼大歲數,還從來沒碰過這麼嚴寒的冬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