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3 / 4)

小說:朱元璋 作者:翱翔1981

孤城,那就可以甕中捉鱉了。

朱元璋說:“正合我意。兵法說,廟算者勝,得算多也。”

李善長說:“殿下說的是。”

朱元璋當然也不想傾全力北上,還要兼顧福建、兩廣等地。他隨即呼叫徐達、常遇春。

二將起立。

朱元璋命徐達為徵虜大將軍,常遇春為徵虜副將軍,率二十五萬甲士,由淮入河,北取中原,以攻佔大都為終極。馮國勝、藍玉、傅友德隨徵。

二將洪亮答道:“得令。”

朱元璋又叫:“胡廷瑞、何文輝!”

“末將在。”胡廷瑞站起來。

朱元璋命令胡廷瑞為徵南將軍,何文輝為副將軍,命他二人率安吉、寧國、南昌駐軍,還有袁州、贛州、滁陽、和州等衛軍由江西向福建進軍,並令湖廣參政戴德隨徵。

胡廷瑞、何文輝大聲喊:“遵令。”

朱元璋又叫湖廣平章楊、左丞周德興聽令。

二人起立:“到。”

朱元璋命他們帶湖廣和武昌各部南下徵廣西,剋日出征。

二人也道了“遵命”。

朱元璋環顧左右,命其餘各地守將暫不動,守土盡責。他再三申明,我們是奉天命弔民伐罪,平禍亂、安民生是我等歷來所遵循,所以必在得人。他說眾將當中,徐達識大體,從來讓他放心,攻無不克。常遇春不愁不能打仗,是他的趙子龍,不過有輕敵的毛病,切記。

常遇春說:“我原來有兩個毛病,一殺降卒,二輕敵,現在改了一個了。”

眾人都樂了。

朱元璋視北伐一路二十五萬眾為精英,他放心的是馮國勝、藍玉、傅友德已都能各擋一面,徐達可專主中軍運籌帷幄。

徐達等人起立:“謹遵教誨。”

朱元璋上溯前史,感慨良深,十年之前,中原之內,有三個皇帝兩個王,豪強四起、群雄割據,天下不能總這樣亂下去,百姓不能總在戰亂中痛苦地活著,總有一天,天下歸一,這一天終於快到了,他鼓勵大家共勉。

李善長帶頭起立,高呼:“大家共勉!”眾人複誦:“大家共勉!”聲音豪邁有力。

朱元璋決定明天在應天北門七里山設壇為祭,他要親自送徐將軍大軍北上。

為龍鳳帝選中的宮殿地址離莫愁湖很近,是朱元璋親自定的,破土那天,他還親自主持了奠基儀式,做得轟轟烈烈,金陵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下面的戲,就該劉伯溫來唱了。

幾天過去了,奠基過後的工地上死氣沉沉,唯有那個寫著“奠基”二字的石碑半埋在土中。

這裡是一片枯草地,有幾個工匠砍了些木橛子楔入泥土中,幹活慢慢吞吞。怎麼能快?劉基不給預支工錢,一日兩餐,全喝稀的,工匠們說稀飯裡的米粒一個粒跟著一個粒跑,都能數得過來,哪有心情幹活。劉基也不怕捱罵,整天躲在臨時搭的蓆棚裡,臉上扣著草帽呼呼大睡。

偏偏是朱元璋還隔三差五來皇宮工地視察。這天,他又帶著李善長、汪廣洋、楊憲、胡惟庸等人坐轎而來,鹵簿儀仗擺了一條街,夠興師動眾的了。南京百姓都說朱元璋心眼好,善良,對小明王都能這樣,對百姓錯不了。這話傳到朱元璋耳朵裡,他感到很受用。

鑼聲漸漸響近,嚇壞了工地的領工,他急急忙忙跑進蓆棚搖醒劉基:“劉大人,快起來吧,吳王帶人來了。”

劉基一甩袖子,說:“去,誰來了我也一樣睡覺。”急得隨從沒有辦法。

朱元璋等人下轎,朱元璋看了一眼冷清、荒蕪的工地和寥寥無幾的工匠,臉拉得老長。

汪廣洋說:“這也沒動啊?何年何月能建成宮殿?”

李善長道:“劉伯溫先生呢?”

領工的小心翼翼地用手一指蓆棚:“在,在裡面……”

朱元璋便向蓆棚走去。

朱元璋一行進來,劉基仍在睡。

從人上去搖醒了他,劉基坐起來,看了朱元璋一眼說:“不恭了。”打了幾個哈欠。

朱元璋儘量控制著慍怒情緒,問:“伯溫先生這裡冷冷清清,小明王聖駕不日就到,你不行,不該接這個差使呀。”

“建不建無所謂。”劉基說。

“這怎麼講?”朱元璋問。

劉基說:“我所以不上心,怕是龍鳳皇帝他到不了江南了。”

朱元璋大驚,看了看別人,用責備的口吻說:“先生怎麼可以亂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