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部分(2 / 4)

小說:朱元璋 作者:翱翔1981

下,李醒芳行了師生大禮說:“學生來打擾先生們,實在不恭。”

劉基說,想必為了楚方兄事而來,並說他們也正商議營救一事。

李醒芳說:“有二位前輩鼎力,楚方有望了。”

劉基說:“未必。”說著把李醒芳請進客廳,延入客座。

劉基對李醒芳說,不救出楚方來,心上會永遠愧疚。皇上盛怒,幾乎當廷殺死他,這個無人敢過問的鐵案,翻也難。

李醒芳說他有一件東西請二位老師過目。他拿出一本《荊楚會詠》,雙手奉上。

宋濂一看,說這本書他有。這是女才人楚方玉所做呀,他想起來了,楚方在殿上說過,楚方玉已死,楚方是她弟弟。這樣看來,他有姐姐的書就不奇怪了。

李醒芳苦笑著告訴他們,楚方即楚方玉,楚方玉就是楚方啊!

劉、宋二人大驚,怔了半晌,劉基問:“這麼說,她是女扮男裝?”

李醒芳點點頭。

宋濂不禁搖頭嘆息,她也太能惡作劇了。她若不出事,當廷中個狀元、榜眼,怎麼收場?豈不是欺君大罪?

“現在也是欺君之罪呀。”劉基說,“你我二人這樣嚴格查驗,竟讓一個女孩子混入鄉試,又過了會試,你我也是罪莫大焉。”

宋濂說:“且不說這個了,我倒覺得拼上老命,也要救出楚方玉來,不能讓第二個蘇坦妹死在皇上刀下。”

劉基在屋裡走動著,認為有了轉機,她既是名震天下的才女楚方玉,倒是有了一線希望,皇上也會顧及名聲,當年錯殺了一個蘇坦妹,他已十分後悔,他是當美人禍水殺的,而忽略了她是個文人。如果知道了楚方玉的身份,他會手軟的。

宋濂覺得首先得有人告知皇上真情,這也是一關。

“那只有你我去了。”劉基說,“你我可以代表萬千儒雅的文人。醒芳,你也出面,你有你的獨到之處。”他指的當然是為朱元璋畫像的事。

宋濂說他為皇上畫的像皇上十分滿意,這很難得。一張畫,從牢中救出四位畫師,也許同樣能打動皇上放了楚方玉。

李醒芳點了點頭,說:“我試試看吧。”

李善長歸隱田園,胡惟庸順利地當上了丞相,汪廣洋與他並列相位,他因素來膽小怕事,並不爭權,朝政無形中悉歸胡惟庸,他的真正得力助手是中書右丞陳寧。這不只因為他們是並稱於世的陳烙鐵和胡剝皮,他們的氣味也相投,到了無話不說的地步。

這一天,胡惟庸把陳寧請到家裡喝酒,沒有別人在場,談的也是私房話。

陳寧最佩服的人是胡惟庸,讚佩他能屈能伸,做事不動聲色,沒人能挑出他的毛病來,對人十分苛求的朱元璋對他都沒有微詞,這容易嗎?所以一端起酒杯,陳寧就用力與他碰了一下,說他總算熬到這一天了,他為丞相高興。

胡惟庸說得更親切,說他們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居高位更危,不見得是好事。李善長怎麼樣?楊憲又怎麼樣?都是前車之鑑。

陳寧注意到,皇上和從前打江山時不大一樣了,疑心日重。那個傳臚楚方雖話說得有些尖刻,可畢竟是一番好意呀。

“這事千萬別再議論。”胡惟庸囑他要格外謹慎才行。禍從口出,那個後生小子吃虧還不是吃在嘴上了?文武大臣各司其職,哪有你置喙的地方。他又說起劉基、宋濂不會袖手,二人是主考,不會不救自己的得意門生。

陳寧對劉伯溫可沒什麼好感。陳寧為李彬的事專門跑到朱元璋的行在去求情,情沒求下來,卻遭到了劉基上疏抨擊,把他和李善長一樣視為枉法之徒,為這事陳寧耿耿於懷。

陳寧說,可恨劉基,專門在背地裡嚼舌頭,他提醒丞相得小心他點。

胡惟庸說:“我和劉伯溫關係甚睦,他對別人刻薄,對我還好。”

陳寧冷笑。胡惟庸問:“你為什麼這樣笑?”

陳寧說:“他背地裡一樣說你壞話。如果不是皇上有主意,你這丞相根本當不成。”

胡惟庸將信將疑:“有這事?他說我什麼?”

陳寧說:“他對皇上說,汪廣洋、楊憲為相,還算不上為害國家,幹不好也幹不壞,惟這胡惟庸最不能用。”

胡惟庸很緊張,問:“他何所指?”

陳寧告訴胡惟庸,他說你是大臣裡最聰明的一個,聰明到可以讓別人完全不防備的地步,即使你把白的說成黑的,別人還以為是天經地義。這如同拉車,別人拉,或拉不動,或不用力,胡惟庸會把車給你拉翻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