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3 / 4)

小說:厚黑學 作者:賴賴

個數字大兩倍的東西。這次談判的典型失誤是把注意力完全放在價格這一方面了。

不久前,我在一家商店裡聽到一個小男孩兒對父母說:“如果我得不到一個玩具,我就躺在電梯上!”五分鐘後,這個小孩兒從我身旁走過,我看到他腋下挾著一個玩具,臉上帶著滿意的笑容。如果這個孩子能夠不斷從這種威脅和發脾氣中得到好處的話,那麼這種戰術就會印在他的腦子裡,成為他控制別人的一種手段。

志不同、道不合,不足與謀

要結交真正的朋友,必須有共同的理想和抱負、共同的事業、共同的奮鬥目標等,也就是要志同道合,否則就失去了建立友誼的重要基礎。如是志不同,也就是兩人的信仰、原則等不相同,即使成為朋友,最終也會分手。

志趣不同,特別是勢利之交不可取。如果是信仰不同,所走的道路不同,更要當斷則斷。近代史上的文化偉人魯迅先生,早年與林語堂的關係十分密切,可後來林語堂變了,聲嘶力竭地提倡什麼幫閒文學,魯迅先生絕不遷就,對他一再提出批評。一旦事實證明他們之間的原則分歧無法彌合,魯迅先生毫不猶豫地同林語堂分道揚鑣了。魯迅之所以與林語堂斷交,是因為兩人不是一個道上的人。

三國時代的管寧和華歆同窗求學、同席讀書。管寧志趣高潔,把勢與利看成糞土一般。而華歆則迷戀金錢、趨炎附勢。管寧不願與華歆為伍,把席子從中割開,兩人分坐,以示絕交。兩人絕交的原因並不複雜,實際上就是兩人的志趣不同,可以說是背道而馳。華歆迷戀金錢、趨炎附勢,是個十足的“勢利眼”,這類人的眼睛總是向上,總攀高枝、抱粗腿,無非是要沾點兒光,撈點兒好處。

像華歆這樣的人很多。古代有一位翟公,官居廷尉之職時,賓客盈門;待他被罷官後,賓客均作鳥獸散。後翟公恢復廷尉官職時,賓客們又都來了。翟公感慨萬端,揮筆題詞於門上:“一貴一賤,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能;一生一死,交情乃見!”這種勢利之交在今天也大有市場,一些人就是專好結交社會名流,趨炎附勢,“借光”謀私。這種交情,毫無真情可言,表面上那些禮節客套、甜言蜜語,全是一片虛情假意。更有甚者,明裡一把火,暗中一把刀。這樣的交情,還是早早斷了好。如果只是礙於面子,不願斷交,那最終吃虧的還是你。

志不同、道不合而斷交,這是正常的事情,但要做到朋友絕交不出惡聲。這是因為:第一,倘若說了絕交者的壞話,等於承認自己認識人不清,沒有眼光;第二,說他人壞話,誹謗他人,對方終究會有所耳聞,也會將自己的怨恨一股發洩。現實生活中有些人擇友漫無目的,只要在一起飲酒,便稱兄道弟,視為密友,便掏心剖腹,推心置腹,可謂酒肉朋友,這種關係往往靠不住。一旦遇事翻臉,立即口出惡語,互相謾罵不休,成為仇人。所以,交友時一定要慎重,即使絕交了也不要惡語謗人。否則,你就是沒有風度之人,沒有人敢接近你。

情義可以殺人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政客所起到的作用都是不可忽視的。政客的行為代表了中國統治者的意志,他們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中國人的心理。

政客不但自己不講道義,有時還利用道義枷鎖來殺除異己。春秋戰國時晏嬰二桃殺三士的故事講的就是政客晏嬰利用道義來出賣齊國三位義士的經過,從中我們不難看出,“道義”在統治者眼裡其實只是一種制君子不制小人的幌子而已。

春秋時期,齊國正卿晏嬰偶然在一個場合碰上孫捷、田開疆和古冶子三人,結果三人竟無一人對晏嬰施禮,這使晏嬰非常氣憤,於是對齊景公建議將此三人除掉,而且愈快愈好。齊景公經晏嬰一番遊說,終於同意除掉這三位勇士。可是,這三人力大無比,要派人去殺死他們絕對辦不到,怎麼樣才能除掉這三位大力士呢?

晏嬰是春秋時的一位足智多謀的名卿,他想了不多一會兒,便想出一計,然後對齊景公說:“我們派一個使者帶兩個桃子送給這三個人,並告訴他們,要他們按照自己的功勞而吃桃子,誰的本事最大,誰就可以得到一個桃子。”

結果三個勇士見了兩個桃子後,根本就沒想到這是害他們自相殘殺的一個陰謀,公孫捷第一個表功:“我有一次空手製服了一頭野豬,另一回我也只憑肉掌就捉住了一隻猛虎,憑我的本事,我當然應該得到一隻桃子。”說完即拿走了一隻桃子。

田開疆第二個出場表功。他說:“有幾次我是單槍匹馬打跑了成群結隊的敵人,憑我的本事,我當然也應該得到一隻桃子。”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