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1 / 4)

小說:厚黑學 作者:賴賴

下面是拒絕時常用的表現方法,使用時,應該心裡明確,免得遭人反感。

一、在談話的中途插嘴

說服別人,總要以一鼓作氣的方式進行,才能獲得成效。假若中途不斷有人插嘴,語言表達的能力就會受影響,其說服力也就大大減低了。

二、故意裝蒜

一個人在進行說服時,為了使對方能夠確實認識起見,在談話告一段落時,總是喜歡問上一句:“怎麼樣?你大致都明白了吧!”

這時候,你可以故意裝蒜地回答:“我還是不懂,你到底在說些什麼啊?”

讓對方驚訝自己理解能力之低,或隱約察覺自己的漫不經心。

三、表示出不耐煩的態度

不時左顧右盼、來回移動自己的視線,或者用手摸摸辦公桌上的東西,露出一臉神經質的樣子,此時,對方一定會察覺你的不耐煩,識趣地早點兒結束談話。

四、隨時、不斷地看錶

不妨把目光停留在自己或者對方所戴的手錶上,或者不停地看壁上所掛的鍾,讓對方知道自己感到時間難捱,是準備送客的時候了。同時,你還可以簡潔有力地對他說:“這件事情,讓我回去再重新考慮一下。”這樣,對方就不好意思再磨蹭下去了。

五、動不動就翻開你的記事本

假如你能夠讓對方知道,你的下一個節目已經安排好了,那麼對方就會沉不住氣,就會盡量簡單明瞭地說明來意。因此,你不妨動不動就翻開記事本來看看,暗示對方,使其有所節制。

六、經常離開座位

倘若你和對方談話時,經常藉口離座,對方內心一定不會舒坦,因為這表示你並不重視他的存在。所以,當你不喜歡和對方長談時,不妨運用此招,使對方察覺你是有意岔開話題,準備送客了。

七、故意自言自語

在兩個人談話當中,如果有一方“顧左右而言他”,那麼,另外一方就可明白其對此話題根本毫無興趣、漠不關心,既然話不投機,再談下去又有什麼意思呢?此時,他多半會自打退堂鼓,那麼,你的目的就達到了。

以上這七個方法,都是告訴你如何打斷對方的話題,使其知道該是告辭的時候了。這種拒絕人的手段,對被拒絕者來說,也是不能不知道的。畢竟,我們都不想做一個不識趣、不解風情的人。

從心理上分析,遭到拒絕是有不同型別的,現將主要型別和對策列舉於下:

一、一般拒絕

是指對方雖然當時拒絕你,但不是經過深思熟慮後做出的決定。他們對你有一定的幫忙願望,但由於對你缺乏瞭解,未能建立對你穩定的良好印象,因此疑慮重重,陷入了一個想幫忙又不想幫忙的矛盾心理狀態。為儘快解脫這種矛盾的心理,對方有時就會表示不幫忙。

這樣的決定隨意性大,改變也較容易。有效的辦法是多接近他們,很自然地展現自己的“真實面目”,讓對方充分和全面地瞭解你,對方的疑慮消除了,求人也就成功了。

二、執意的拒絕

這是指對方的拒絕,是在對你有比較深入具體的瞭解,經過分析、對比、反覆權衡利弊後的選擇。這樣的選擇或是因為人家認為幫你忙不值得,或是因為你的個性、品質使對方大失所望,或是由於對方的某種固執的偏見。

要改變執意拒絕者的態度,一般情況下是不可能的,因而也不必白費力氣。假如你確認對方是由於固執的偏見而拒絕答應你時,則可以用真誠的行動去感動對方,使之改變偏見。不過這需要較長的時間。

三、隱蔽的拒絕

這是指對方拒絕你的請求是出於某種心理需要,而不願把真正的原因說出來,只是用某些不真實的理由搪塞你。對方不願說出真實的理由,其情況是複雜的,大致有如下幾種:

一是你提出的要求太高,對方無法滿足,但又羞於說出本人能力的不足;二是對方對你不放心,對你拿不準,但又不好意思說出來;三是是否對你“特殊關照”,決策人意見不一致,覺得沒必要把“內政”告訴你。

對於這種求助物件,要儘可能弄清其拒絕的真正原因,然後再採取相應的對策,或解釋說服,或降低自己的某些要求,或等待時機。

要分辨別人的拒絕是屬於哪種型別並不容易,需要有較強的察顏觀色、聽話聽音的能力,需要有較準確的判斷能力,而這些能力又需要豐富的社會交往閱歷鍛鍊才能獲得。

當你滿懷希望地向他人提出要求時,卻當場遭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