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部分(2 / 4)

小說:厚黑學 作者:賴賴

略,也就沒有人才儲備構想。當企業發展到涉足新行業或跨入新階段時,才猛然發現沒有人才準備,所以在企業發展中經常處於人才短缺的狀況,趕著鴨子上架,又往往付出慘重的學費。

總之,人才戰略的失誤是集團成立六年來最有影響的一個錯誤。

5。人才機制沒有市場化。飛龍集團在人才觀上有兩個失誤:一是人才輕易不流動,二是自己培養人才。形成這兩種人才觀有其客觀原因,為了保持企業凝聚力,需要一個人才穩定的環境,所以飛龍人的流動性很低。同時,由於飛龍是民營企業,缺乏法律保障,所以人才的可靠性是第一位的,久而久之便形成自己培養人才的慣例。但是,長時間忽視了重要部門、關鍵部門、緊需部門對成熟人才的招聘和使用導致了目前人員素質偏低、企業難以高質量執行的錯誤。

6。單一的人才結構。由於專業的特徵,我們從1993年開始,在無人才結構設計的前提下,盲目地大量招收中醫藥方向的專業人才,並且安插在企業所有部門和機構,造成企業高層、中層知識結構單一,導致企業人才結構不合理,嚴重地阻礙了一個大型企業的發展。

7。人才選拔不暢。1993年3月,一位高層領導的失誤造成營銷中心主任離開公司,營銷中心一度陷入混亂。這件事反映出飛龍集團的一個普遍現象———弱帥強將。弱帥根本管理不了強將,強將根本就不接受弱帥的管理,實際造成無法管理和不管理,軍閥割據,佔山為王。分公司實際上處在各自為政、各自作主的營銷狀態,無法進行統一的大營銷管理。造成這一現象的根本問題在於內部競聘的機制沒有解決,強將成不了強帥,弱帥佔著位置不下來,鐵交椅本是國企病,卻在飛龍集團這個民營企業蔓延。

8。企業發展缺乏遠見。在企業經營過程中,我們犯了沒有長遠發展規劃、沒有及時改善企業執行構造的錯誤。

企業沒有發展規劃是很危險的。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要經常完善企業領導的有機管理執行構架,使企業永遠成為一個有機執行的機體,這個問題至今沒有解決好。

9。企業創新不力。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根本,一個發展了五年的企業沒有創新必然走向衰落,一個銷售三年的產品沒有創新必然走向死亡。這是無情的規律。但是近六年來,總裁過分強調了企業過去的輝煌,沒有認真思考創新,造成企業管理和市場開拓無新意。今後要透過更換新生力量,完成創業創新。

10。企業理念無連貫性。翻開飛龍集團近三年來的檔案,最大的特徵是總裁說得多,但具體怎麼做沒有指導。只有理論而沒有具體實施的方法,造成了理論看不懂,具體方法又沒有,講一次浪費一次,經常出現新的理念,而且無連貫性。總裁自己也沒有找到一個連貫的理念,導致企業長時間之內沒有一個連貫的思想。

11。管理規章不實不細。飛龍集團發展六年中制定了無數條規章和紀律,規章制度已經比較完整。但這些規章大部分沒有嚴密的具體細則,沒有落實到具體責任人,導致有規難依的局面。糾正這一錯誤要從現在開始,總部各部門、市場各公司重新把現有的法規完善後,要增加兩方面內容:即法規實施細則和實施檢查細則。

12。對國家經濟政策反應遲緩。1993年以前,由於使用普通發票和受法律限制,企業實行出廠價銷售,以調動中間批發商積極性。1993年實行新稅制後,國家實行增值稅抵扣發票,使企業具備加價銷售條件。此時,總裁不但沒有果斷地做出加價銷售的決策,增加企業對零售商的直接供給,反而用勉強的方法來適應這場稅制改革。實行加價銷售,企業在產品零售價不漲的情況下,在市場上可獲得16%的純利,市場上的運作資金也將獲得鉅額的增長。如1993年加價,將獲2000萬元加價資金。1994年加價,將獲3000萬元的加價資金。在這個問題上,總裁受了保守思想的限制,結果在1995年出現中間商拖欠貨款巨大、零售環節不力、嚴重資金短缺,險些被淘汰出局。

13。忽視現代化管理。1993年,國家某部門兩次登門推廣現代自動化管理程式;1994年,又有一個部門上門推廣現代化辦公管理程式,但這三次都被總裁拒之門外。三株公司就在此時完成了現代化管理,在保健品市場下滑時,他們因此大受益處,沒有出現飛龍集團這樣的資金混亂。這個教訓告訴我們,企業必須不斷採用現代科技完成企業周密的管理。科學管理不僅建築於科學的思維上,還要建築於科學的方法上,基礎之基礎是科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