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在君士坦丁堡裡流傳的謠言和鼓動早已經傳進了瑪蒂娜的耳朵。
這還讓她不禁為倫格居然讓那個赫克托爾建立起來的,這麼靈通的訊息渠道感到慶幸不已。
瑪蒂娜知道羅馬人固然因為自己“抹大拉的瑪利亞”的名聲崇拜異常,但是也依然有不少人為自己的法蘭克血統耿耿於懷。
特別是隨著倫格與德意志十字軍之間發生衝突的訊息傳來,瑪蒂娜能感覺到即便是在宮廷裡,對於她也有著一種莫名其妙的牴觸。
她頒佈的法令總是被人默默的抵制著,除了一些官員更願意用沉默來表示他們對自己的態度,有些人甚至公然在宮廷上用“這一切還是等皇帝陛下回來再做決定”為藉口,抵抗著她的命令。
這讓瑪蒂娜在憤怒的同時也感到一陣無奈,她知道在擁有了至高權力的同時,自己也無疑展露出了難以彌補的缺憾。
那就是,自己始終不是一個真正的羅馬女人。
也許人們希望皇帝能儘快有一個繼承人,或者人們希望看到羅馬帝國能夠逐漸繁榮,而且擁有一個足以令他們感到放心的皇室。
但是,當這一切真的展現在他們面前時。羅馬人那特有的驕傲和偏執缺又讓他們變得不可理喻起來。
他們總是希望看到完美的東西,在為皇后的賢德歡呼的同時,他們卻又挑剔起她的血統。
羅馬人渴望看到一個擁有純正羅馬血統的皇位繼承人,而不是一個總是令他們感到不安的擁有法蘭克血統的未來皇帝。
而瑪蒂娜那不時表現出的法蘭克人習慣,更是讓羅馬人不由得用之前的很多賢后和她比較。
不論是君士坦丁大帝的母親聖海倫娜,還是查士丁尼的妻子狄奧多拉,甚至是艾薩克二世的妻子瑪勒奧多妲,他們都會不由自主的用來和這位法蘭克小皇后比較。
“我必須改變這一切,”瑪蒂娜這樣告訴自己,她知道自己必須忍耐住沐浴的時候,看到有著男人容貌的宦官進來給她加熱水發出喊叫的衝動,也必須要讓自己能夠完全適應羅馬人那種看起來令人厭煩的繁文縟節。
至少她必須學會走路時不要因為裙子絆腳就肆無忌憚的提起裙角,更不要在吃飯的時候,因為看到自己寵愛的小狗跑過來,就把手裡的食物直接遞到它的嘴裡。
至少這種事情要宦官來做,瑪蒂娜心底裡這樣告訴自己。
她還記得,有一位羅馬公主曾經因為食物是由廚子親自端上來而拒絕進餐,因為在她看來,即便是最高貴的廚子,也不能讓自己去直接碰觸他觸控過的食物。
雖然這在瑪蒂娜看來實在有些好笑大,可是當面對那些總是用挑剔的眼光注視著她一舉一動的貴族們時,她不得不為自己走出的每一步小心翼翼。
看著不遠處一個正在一邊擦著頭上的汗水,一邊撰寫訓令的小書記官,瑪蒂娜暗暗嘆息了一聲。
當她走進利奧廳的時候,因為看到了那個書記官的工作停下了腳步,然後她很隨意的走到他的身邊,想要詢問他正在忙些什麼,但是這個舉動卻顯然嚇到了那個男孩。
當時的結果是很悲慘的,手忙腳亂的男孩打翻了整整一瓶子的紫墨水。那種難以洗掉的墨水潑到了瑪蒂娜的裙襬上,而且還有幾滴直接濺在了她的臉上。
男孩在那一刻的臉色,瑪蒂娜怎麼也忘記不了,那種神色甚至讓她想起了見過的那些可怕的死人!
這讓瑪蒂娜不知道該怎麼向那些等待的不耐煩的大臣解釋,自己還要回去換衣服的理由,因為她知道,那些羅馬貴族會喋喋不休的告訴她,一位真正的羅馬皇后是絕對不會隨意注意到一個小小的書記官的。
“陛下,康尼努斯大人在等著您的召見,”站在瑪蒂娜不遠處的馬克西米安低聲說著,他看到皇后似乎有些出神的表情,這讓他不由微微皺起了雙眉。
對於財政大臣康尼努斯最近的行為,馬克西米安覺得說不出的焦慮。
做為最早公開效忠倫格的羅馬重臣,康尼努斯有著和其他人截然不同的地位。
即便是米蒂戈羅斯,甚至是在暴動中首先站在倫格身邊的海軍統帥米利厄諾斯都在某種程度上和康尼努斯無法相比。
說起來那兩個人,前者即便是到了現在,依然有著他那獨立而充滿反抗似的習慣,至於後者,則是整個羅馬帝國公認的投機者。
而做為羅馬大臣中擁有深遠的背景,而又從來不曾站在任何一邊的康尼努斯,卻是倫格在成為皇帝之後第一個真正公開站在皇帝一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