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恰恰是倫格所需要的
這麼頻繁的騷擾侵襲,這麼不停的用一切辦法令十字軍陷入恐慌不安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逼迫理查帶著他的軍隊離開構築嚴密的營地,開始撤退。
如果與十字軍展開一場面對面的決戰,即便勝利也會損失慘重的事實一直令羅馬將領們為之擔憂,而馬克西米安的援軍遲遲未到更是讓他們擔心不已。
而如果能讓已經變得軍心不穩的十字軍離開他們的營地,那麼一切就可能會變得截然不同。正如同那個被理查砍掉腦袋的羅馬士兵所說“這是我們的土地,我們熟悉這裡的一切。”,當理查不得不被迫離開營地時,一場早已醞釀許久的戰鬥才真正開始。
逼迫敵人離開堅固的倚仗,在運動中消滅敵人……這個想法在倫格心頭掠過,他的嘴角微微一抿,隨即向身邊隨行的書記官下令:“撰寫一道命令:‘我,倫格。朱利安特。貢佈雷,以羅馬帝國皇帝的名義命令,凡是羅馬土地上的十字軍都將不受任何保護。以羅馬所擁有的光榮宣誓,所有羅馬人,都有拿起武器保衛羅馬帝國的責任,每一個羅馬計程車兵和人民都要以這個責任為榮譽,我以上帝的名義授予每個羅馬人與十字軍交戰的權力,不論是貴族還是平民,所有人都擁有其所獲得的戰利品的支配權和以戰俘獲得皇帝贖金的權力,而所有戰俘則不會因為其身份得到任何特權。”
當倫格口述到這裡時,他察覺了阿歷克斯似乎略感意外的微微抽氣聲,倫格自然知道近衛軍統帥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反應。
隨著這個口諭的的頒佈,從這個時候起,所有的羅馬人不但都擁有了可以與十字軍交戰從而獲得榮譽的權力,更加重要的是,只要是羅馬人,即便是最普通的平民,隨著這條諭令的下達,也都可以擁有了能夠向十字軍中任何人挑戰的權力。
不論是高貴的騎士,還是尊貴的貴族,甚至即便是十字軍中的那些王族也將要面臨著這種可能隨時隨地都會出現的挑戰,直到他們逃出羅馬,或者就此死在羅馬的土地上。這樣的想法讓阿歷克斯感到了一絲畏懼,而身旁那個記述口諭的書記官這時已經因為這個命令神色木然了。
“在上帝的面前所有人都是一樣的,”倫格向阿歷克斯淡然的說“特別是在戰場上,死亡能讓所有人平等的站在一起面對那最後的時刻。”
一聲聲的號角從城外響起,阿歷克斯不由抬起頭看向夜色中那一片片閃爍的亮光,隨著一隊隊的羅馬軍隊向城外進發,他知道真正的戰鬥已經開始了。
夜色中,理查的身上不顧悶熱的披著一件嚴實的披風,他頭上的絲絨帽兜壓得很低,隨著隊伍默默的前進,他的心情也異常的沉重。
在最終下定撤退決心之前,理查一直希望能夠最終出現奇蹟,他已經走到了這麼遠的距離,雖然能夠進軍到君士坦丁堡城下連他自己都覺得詫異,可是他始終堅信只要再等上一等,自己就能夠取得勝利。
畢竟那些羅馬人還是能夠與他合謀的,至於那個到處逃亡卻始終頑固的瑞恩希安,理查並不指望他。
可是他卻不得不選擇了撤退,糧草告竭的窘境讓他最終決定撤退,儘管明白做出這個決定之後的艱難,可是他知道這是現在現在唯一的選擇。
六月三十日的深夜,整整一天的準備讓十字軍得以在入夜之前開始悄悄的離開營地,當深夜到來時,為了行動方便,更為了不至於引起全軍的騷動,理查化名貝洛福羅德爵士開始了他的撤退。
走在最後只帶著一小隊侍衛的理檢視著夜色中寂靜的營地,理查心中忽然浮起一絲奇怪的感覺,這將是他這一生中最為艱難的一次旅行。
第六卷命運之詩第二百七十一章諾阿比旺村(上)
第六卷命運之詩第二百七十一章諾阿比旺村(上)
諾阿比旺是一個很小的村莊,整個村子除了一條骯髒不堪的道路之外,就沒有一條可以稱得上是道路的東西,
能夠讓諾阿比旺村裡的居民唯一感到能夠對外鄉人津津樂道的,只有一座位於村子中央的小教堂,那是一座木頭教堂,因為曾經在教堂建成後大約一百多年的時候,遭過雷劈失火燒掉了大部分前面的建築而不得不翻修,所以遠遠望過去,就可以看到整座教堂很明顯的前後並不一致建築風格。
這讓諾阿比旺村看上去和其他的任何一個普通的鄉村沒有什麼區別,意志諾阿比旺就如同這個時代眾多鄉村中的代表一樣,已經在這片土地上存在了三個多世紀。
不過,這個村子除了外表擁有著這個時代其他的村莊都有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