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發拉底河部落因為據守著水源充足的地域,而免除了常年困擾沙漠部落的乾旱困境,而在這個時候長途遠征向他們發動戰爭,讓很多人看來未免顯得有些得不償失。
更重要的是,人們不知道蘇丹是否有把握在三個月內平息叛亂返回聖地,否則一旦過了停戰期限,很多人擔心十字軍將會乘機進攻聖地,這看上去的確讓人十分煩惱,即便是在出徵的當天,也有人不無憂慮的向薩拉丁提出這些疑問時。
不過蘇丹的回答卻十分平和,他向那些人保證自己一定會盡量在這三個月期間完成這件事,同時他讓人們放心,他相信阿迪勒的確能夠勝任他現在的職責。
這讓充滿疑惑的人們雖然仍舊難以放心,可看著蘇丹已經下定的決心,也只能在這充滿憂慮之中望著蘇丹的大軍向著南方進軍。
阿迪勒站在一片高高的丘陵上看著已經遠去的軍隊一言不發,他已經這樣站了很久,風吹在他的臉上合著塵土罩上了一次淡淡的灰色,這也如同他現在的心情一樣,不知道是充滿了躁動還是一陣惆悵。
蘇丹最終選擇了自己,這是阿迪勒怎麼也沒想到的,看著那些跟隨著蘇丹一起離開的王子們,阿迪勒知道他們已經徹底失去了爭奪蘇丹寶座的機會,他現在要做的就是乘著這個蘇丹賜予他的良機讓自己成為不可動搖的力量。
不過一想到如果蘇丹不能在三個月之內平息叛亂,那麼自己就要單獨面對那個英勇善戰的理查,阿迪勒就覺得自己似乎被套上了一層重重的枷鎖。
“我的兄弟,穆聖早年間因為挫折而不得不離開他傳播安拉福祉的地方,不過儘管如此他卻並不氣餒,因為他知道這是安拉給他的安排,不論如何他最終經受住了考驗,當他在耶路撒冷登天時,他以前所受的那些挫折成為了他腳下登天的牢固基石。”
薩拉丁在離開時安慰著自己的愛將,他的教誨讓阿迪勒再次感受到了蘇丹那即便面對強敵也不會有所動搖的決心,同時當他聽到蘇丹說,希望能夠由他與理查簽訂一個新的停戰協議時,阿迪勒不禁感到一陣意外。
“不要在意我和理查之間的那些協議,不過我想你應該知道,理查是不可能成為耶路撒冷國王的,他應該更在意自己的國家,所以與他的戰爭再次開始,只要你能堅持下去,最終做出讓步的應該是十字軍,”薩拉丁指點著阿迪勒,這讓阿迪勒心中不禁暗暗猜測,難道蘇丹認為他自己不能在這三個月中平息叛亂,可是還沒等他發出疑問,薩拉丁已經輕聲向他示意“願安拉保佑你,我的好兄弟。”
………………
理查很高興,或者說是心情大好。
從近得幾乎伸手就可以觸控到耶路撒冷城牆的地方退卻的結果,是不但沒有損害他的名聲,甚至讓那些原本還和他對抗的法蘭西和德意志人,終於徹底服從在了他的威嚴之下。
之前決定一路向著聖地前進的貴族騎士們終於開始明白理查在開始時提出的要向大馬士革,甚至是向埃及進軍的建議是正確的,而且隨著在聖地的時間漸長,他們也漸漸的意識到埃及對於薩拉丁來說有多麼的重要。
不過這個時候進攻埃及似乎已經有些過晚,如果是在還沒有與薩拉森人發生大戰消耗了眾多士兵之前發動對埃及的遠征,理查幾乎可以肯定自己一定會獲得足夠多的勝利和戰利品,不過他知道現在如果那樣做,可能就要得不償失了。
儘管這個結果不是很讓理查滿意,不過十字軍能夠按照他的想法佔領那些沿海的城市和堡壘,還是讓他感到很滿意。
與薩拉丁之間的協議換取來的不只是三個月的寶貴時間,而且還讓他與薩拉丁之間出現了一塊足夠大的緩衝地域,在那片土地上雙方的軍隊都不能進入,這就讓理查能夠更加放心的調動十字軍去接收那些還不那麼願意合作的當地法蘭克人的城堡。
凱斯內斯也讓理查很滿意,雖然倉促但是卻不遺餘力的收集船隻的結果,是那位爵士很快就集中起了一個規模頗為不小的船隊,雖然因為各式各樣的船隻混雜讓這個船隊看上去,更象一群飄蕩在水面上的叫花子,不過十字軍只要還在沿海堅守,理查就已經不不必再為補給無法按時運到而感到煩惱了。
當然,並不是一切都那麼讓人滿意,與異教徒的協議也還是引起了眾多的非議甚至責難,一些隨軍遠征的教士為這個譴責理查與魔鬼之間的這個協約,他們稱它是沾著基督徒的鮮血寫下的契約,而簽下這份檔案的每個人,都最終會被拋入地獄,永遠接受地獄之火的煎熬。
這樣的詛咒讓原本頗為高興的理查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