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3 / 4)

小說:徐海東 作者:死磕

驗,還是分割槽‘清剿’好,目標明確,便於機動、便於打殲滅戰……”

蔣介石沒等衛立煌說,一擺手說:“不必說了。英雄所見略同啊!隨我來!”蔣介石說完,走到會議室的地圖前,指著地圖說,“沿光山、豆腐店、楊桃嶺、餘黃寺、騎龍寺、雙廟關、三河口、周家衝、南太村一張,將整個豫鄂皖邊界匪區劃分為東、西兩個‘清剿’區,西為‘經(扶)黃(安)清剿區’,由衛立煌為指揮官;東為‘商(城)羅(山)清剿區’,由陳繼承為指揮官。”

蔣介石轉過身來,對衛立煌和陳繼承說:“清剿主要手段是進剿和駐剿相結合。要求進剿部隊不信紙菲向何方逃竄,都要努力追剿;駐剿部隊應於駐地各要點構築工事,嚴密堵剿,並須酌派部隊協助進剿;進剿駐剿各部隊,互通情報,時時聯絡。同時,各區加緊宣傳,強力推行保甲制度,嚴密經濟封鎖,以摧毀匪區,破壞共匪的生存條件。這次一定要一網打盡、斬草除根。你們兩位要精誠合作,攜手共剿,豫鄂皖清匪的重任,就仰仗兩位了!”

“委座運籌帷幄!完不成任務,願受軍法處置!”兩個人不約而同地說。

紅二十五軍、紅二十八軍(1933年1月在大畈組建,廖榮坤任軍長)兩支紅軍主力,在中共鄂豫皖省委的領導下,在獨立堅持鬥爭思想的指導下,與根據地黨政軍民一起,經過兩個月的積極鬥爭,打破了敵人的劃區“清剿”計劃,部分地恢復了區鄉政權,初步鞏固了鄂東北中心蘇區,基本上開啟了皖西北地區的鬥爭局面,為繼續開展對敵鬥爭積累了力量,創造了有利條件。

1933年3月4日下午。紅七十四師師部。

這是一所破廟,師部是3日進駐的。經過警衛員們的收拾,屋裡很整潔。

紅二十五軍軍長吳煥先視察部隊,來到七十四師師部。

“屋子和人一樣,乾淨、利索啊!”吳軍長邊推門邊說。

徐海東忙迎上來說:“廟小,再不乾淨點,那不成了狗窩啦?!”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廟不在大,有神則名嘛!”吳煥先右手握著徐海東的手,左手拍著他肩膀說。

警衛員小羅端上兩杯茶,兩人邊談邊笑。

徐海東說:“敵第三十五師二○五團和二○七團今天上午進佔郭家河,接替第八十九師防務。馬鴻逵部第三十五師(代理師長馬騰膠)是雜牌軍,裝備差,力量較弱,對情況又不熟,在他未站穩腳時,殲滅它。”

徐海東看著不動聲色的吳煥先軍長,以為吳軍長不同意他的看法,他繼續進諫說:“我們已經轉戰兩個多月了,部隊經過養精畜銳,現在大家摩拳擦掌,求戰心切。如果集中全軍力量,打它個熬戰是有把握的……”

“啪!”吳軍長用手重重地拍在桌子上:“說得好!不愧為師長,嗅覺真敏感呀!肉剛到門口,就聞到香味了!我回去和省委的同志研究一下。不給你仗打,又要生病了!”

在兩個人的大笑聲中,吳軍長離開了小廟。

3月5日夜。野雞籠。

紅二十五軍正在做戰前的政治動員。

會場上,紅軍指戰員和人民群眾手中的火把熊熊燃燒,象要燒盡這罪惡的世界。火光使會場亮似白晝,象要衝破大別山的濃重黑夜,照亮整個神州大地。

軍長吳煥先站在主席臺中央,分析郭家河戰鬥的意義和取勝的有利條件。他激動地說:“郭家河戰鬥是我轉戰兩個月以來的第一仗,是我們紅二十五軍集中兵力殲敵的第一仗,也是我們紅二十五軍與群眾合作,打擊敵人的第一仗。希望紅二十五軍的全體指戰員們英勇戰鬥,勇猛衝殺,也希望地方武裝、游擊隊和群眾積極配合,打好這第一仗。”

全場掌聲雷動,經久不息。

“敵軍三十五師裝備較差,戰鬥力較弱,又是新接防地,人地生疏;敵兩個團孤軍深入郭家河,離周圍據點黃陂站、七里坪等都有一天的路程,不易迅速增援;紅軍在兩個多月的分兵活動中經過休整,士氣高昂,郭家河是老根據地,群眾條件也很有利。只要大家統一指揮,服從命令,町互合作,明天這個時候,就是慶功會!”

場下除了掌聲外,又增加了一陣陣的歡呼聲。

“出發!”吳煥先命令道。

6日拂曉部隊按照徐海東的建議,採取圍點打援的戰術:由徐海東率領七十四師二二○團和軍特務營迂迴到郭家河東北方向實施主攻,二二二團由西南、二二一團由東南攻擊,七十五師佔領郭家河東北的摸雲山一帶,陰擊可能由新集增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