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2 / 4)

小說:龍的傳人 作者:竹水冷

過原始人類的懷疑,至此煙消雲散了。

怎麼證明北京人已經是人而不是猿了呢?這是從他們的頭骨、上肢下肢骨的骨骼結構來確定的,但是更為重要的,是從他們已經會製造工具和使用火來確定的。這是人和其它動物的最本質的區別。北京人的腦容量雖比現代人小,但比猿類大多了,而他們的上、下肢骨,則和現代人已經沒有多大區別。這表明從猿到人的發展,是先從手、足開始的。恩格斯所說的“勞動創造人本身”的偉大真理,又一次得到了證明。

考古學家在北京人遺址,發現一個取名叫“鴿子堂”的小小角落,這裡曾經是北京人制造石器的場所。他們把一塊塊的扁圓礫石,打出一面或兩面的刃口,製成斧子似的工具,用來砍砸木柴或木棒。他們還把不同的石片,加工成直刃、凸刃、凹刃或多邊刃的刮削器,用來加工狩獵用的棒棍,或者把脈石英制成尖狀器,用來割剝獸皮,挖剔獸肉。

鴿子堂同時還是北京人燒烤食物的“廚房”。考古學家在這裡挖出成層的紅、黃、黑色泥土中,發現了許多燒過的動物骨頭,在黑土中還發現過一塊木炭。這證明了四五十萬年前我們的祖先,不僅已經學會利用火;而且已經吃烤熟的食物。北京人用以充飢的動物中,大概以鼠類為最多。他們常常用帶尖的棒狀物去扒鼠洞,一扒就是一窩。他們也捕捉鹿類,在北京人遺址中發現了不少破碎的鹿角,大概是他們留下當工具使用的。在遺址中還發現一些鹿的頭骨,其中一個很象是水瓢,也許是北京人用來盛水和喝水的器皿。總之,既然已經開始了社會生活,這些生活“用具”當然是不可缺少的。

關於北京人的生活,科學家還推斷了些什麼呢?他們根據已挖出的四十多個北京人化石鑑定,其中有三分之一活不到十四、五歲就死了。這說明當時的生活條件極為艱苦。他們要隨時警戒著野獸的侵襲,經常要忍飢挨凍。他們那時還不會人工取火,只能使用天然火。一旦火種熄滅了,就會災難臨頭,不僅吃不到熟食,而且也失去了照明和取暖的條件;同時也失去了用火來和猛獸作鬥爭的能力。我們的祖先,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世世代代繁衍下來,創造出燦爛的中華文明,是很不容易的。

北京人遺址及化石的發現,是世界古人類學研究史上的大事。迄今為止,還沒有哪一個古人類遺址象周口店北京人遺址這樣擁有如此眾多的古人類、古文化、古動物化石和其它資料。北京人化石就成為世界科學界眾所矚目的稀世瑰寶。但是,也正由於這樣,它也成為一些投機商和帝國主義者所覬覦的物件。裴文中等發掘出來的五個北京人頭蓋骨和一批化石,在抗日戰爭期間竟然奇怪地“失蹤”了。這事件,成為震驚世界的失竊案。五十年代以來,人們繼續尋找著;令人氣憤的是,至今仍無結果。這一案件目前已引起世界上越來越多的人關注。我們相信,不久的將來,北京人的頭骨化石理當回到他們的後代手裡。

二、華夏之祖

──黃帝的傳說

臧 嶸

我國陝西省中部,有個黃陵縣,黃陵縣城北有座橋山,橋山頂上有一座高大的陵墓。這就是傳說中的中華民族祖先黃帝的墓。人們稱它為黃陵,因此把這個原稱為“中部”的縣,改名為黃陵縣。

黃帝陵壯麗威武,古書記載說,它座山環水:“其山勢如橋,沮水環繞之”。黃陵的周圍是峰巒起伏的陝北高原,山上古柏成林,鬱鬱蔥蔥,參天聳立,象徵著中華民族的古老、挺拔、蒼勁。

傳說這座黃帝陵漢朝時就已存在了。司馬遷的《史記》記載說:“黃帝葬於橋山”。西漢著名的皇帝漢武帝曾經來到這裡祭祀。關於這事還有一段小小的插曲:漢武帝北巡朔方(今內蒙古河套一帶)南歸,帶著十餘萬大軍,路過橋山。當他看到黃帝陵時,突然想起了一個問題,對臣下說:“我聽說黃帝並沒有死,現在又出現了他的墳,這是什麼緣故呢?”臣下回答說:“黃帝成仙上天去了。這個陵墓是黃帝的臣下為紀念他,葬了他的衣冠”。後來,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清朝的康熙皇帝,也都親自寫過祭文,祭祀黃陵。這都說明:我國曆朝歷代,祭祀祖先黃帝,由來已久。

抗日戰爭時期,1937年清明節,陝甘寧邊區政府也有一次盛大的祭黃陵活動。這年4月6日,當時陝北出版的《新中華報》對這次活動有一段十分醒目的報道: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特派林伯渠為代表,參加了這次民族掃墓盛典,以表示願做抗日救亡前驅的決心。毛主席和朱總司令還共同寫了《祭黃帝文》,文中盛讚黃帝的功勞:“赫赫始祖,吾華肇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