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的神,實際上所有的神都源自於三尊。
在這其中,道教的侷限性和通融性也紛紛展現,道教作為中華文明的本土教義,他的誕生是從中華文明發展中衍生的,這和以兩河文明為代表的單一神宗教產生了較大的對沖,劉協只能讓中央道府的大道師們承擔這個修訂工作,將兩河文明的歷史和道教的理論結合,產生了一個道教理論地新延伸。
由於道教認為人是依據三尊所制定的道義在宇宙中自然產生的,而不是神直接創造地。但是人的發展過程中,神為人類主持公道,為人類決定在離開人間後的去向。並曾經幫助過人。所以,各個部落,甚至猶太教和道教之間都有獨特的衝突,但這不是問題的關鍵,真正衝突最厲害地肯定基督教和道教。畢竟猶太教和各個小部落是依附大漢帝國存在的,沒有大漢帝國的扶持,他們在中東就是最底層的人。
道教在巴比倫省,吸納了猶太教和阿拉伯人的傳說以及《舊約聖經》,並將道教所整合地各種小派進行融合。針對太學府提出的民族移動學說,確定世界上的人類擁有不同的祖先,這些祖先也曾經經歷過融合和遷移,誕生了世界上不同的民族,根據道教的決斷,世界首先分化開的民族有四個,一個大漢帝國的炎黃聯合部落,其次是閃米特部落,最後是雅利安部落和撒哈拉部落,而印度是四個部落彙集的地方。
這四個部落不斷延伸變化和遷移,才出現了今天的各個民族。
為了實現整個理論體系上的完整,劉協讓太學府抽調了兩百多名者配合道府進行理論的整合工作,結合各個民族的神話,讓他們編寫一本《人道全經》。
劉協很清楚,這本結合科學知識和神學的大一統民族形成百科全書是非常難以完成的,但是這個時候很多資料還能夠查到,進行一場編訂是可以實現的,只要這本書形成,基督教、佛教以及還沒有出現伊斯蘭教在道教面前就是非常脆弱的,因為這些宗教所解釋的一些問題只是本民族的問題,並且沒有道教這樣完整,而且幾乎這些宗教都無法邁過一個坎,那就是人類科技進步導致宗教神造人學說的坍塌。
宗教早期是很有意義,但不得不承認,在科技發展的過程中,宗教的神造人學說是肯定會被摧垮的,這也是所有宗教都喜歡迫害科學的根本所在,而道教的民族學說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只要《人道全經》一旦完成,在整個世界內形成足夠共識,科學在幾千年內的發展都無法對道教形成根本上的打擊,而道教也沒有迫害科學發展的必要,因為科學存在的價值就是證明道教的強大,在很長一段時間,科學越強大,道教的力量就會越大。
為了和基督教等教對抗,道教就必須不斷發展科學證明自己的正確性,讓道教在整個炎黃子孫的心中紮下堅實的根基,確保他們對科學和真理的嚮往,而不是每日只知道頌詩奉典。
同樣,也需要在整個世界範圍內形成道教的統一認識,提倡一個和平的有利大漢帝國發展的文化背景,這也是非常重要的。
現在的劉協已經開始將很多事情交給長子劉巍代為處理,慢慢鍛鍊他的能力和認識,將他帶到中東,也是要他進一步認識這個世界,正所謂百聞不如一見,世界到底是什麼模樣,他只有自己親眼看到了,才真正明白。
而劉協自己則將很多精力放到了宗教和文化的處理上,他已經決定將自己的後半生留給宗教和文化的推廣上,親自將道教進一步改造,最終推廣到整個世界範圍內,給整個世界留下一個巨大的文化遺產,以中華文明為基礎,在整個世界範圍內營造一個統一文明價值觀,為大漢帝國的進一步發展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大漢帝國的利益要想繼續擴大,僅僅依靠戰爭已經很困難了,剩下來只能在文化上下功夫,在全世界範圍內建立一個開放文明的環境,讓大漢帝國依靠貿易獲取更多的利益。
劉協已經意識到自己的時間和精力都不夠充沛了,自己是不可能做完所有事情的,阿拉伯地區、中東、西亞、中亞還需要進一步深化推廣漢文化,要讓這裡建立起足夠的王國,並和大漢建立起邦聯關係。
大漢北方的遊牧民族問題還沒有徹底解決,大漢的很多重要工程還沒有開展,西伯利亞北部和美洲、非洲還沒有被大漢帝國發現,錦州需要治理開發,大漢的體制和文明核心還要重新塑造,讓它更加的優秀。
他認識到很多事情都只能交付給自己的皇子們了,如何才能讓皇子們有足夠的能力承擔起這些重任呢,這個問題已經成了劉協心中一個疑問,他忽然感覺到,治理一個偉大的帝國容易,但要培養一個合格的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