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聖上賜名!”
劉協微微哦了一聲,想了片刻,道:“如果是千金的話,就呂雯吧,如果是兒子,就叫呂淵好了,日後過了二十,取表字子清。”
呂布更喜,三拜謝恩而去。
呂布剛去,鄭渾和元蒲又來求見,劉協大喜過望,立刻請他們進來,當初請他們鑄劍與槍,時隔十年也無音訊,自己也不好意思督促他們,今日突然求見,自然是劍、槍已經鑄好。
果不出劉協所料,鄭渾捧著一柄一丈二尺幽藍色長槍、元蒲捧一把六尺碧藍色長劍,頓步而入,他們帶著兵器入殿,王越雖然知道兩人身份也不敢大意,讓殿中近衛營軍士悉數手按劍柄,自己也手握短劍,緊盯著二人。
劉協不以為然走下龍椅,接過王熙轉承上來的長劍,見劍身上鏤刻著一條游龍,若隱若現,彷彿遊離在深海之中,喜道:“兩位先生,歷經十年鑄此寶劍,實乃朕之幸事!”
元蒲道:“天麻鋼的材質硬而柔韌,奇怪無比,臣和鄭渾花了四年時間才完全熟悉的它的特性,此後又花了六年才鑄成!”
劉協笑著傳給王越,道:“先生以為此劍如何啊?”
王越見劍身平滑如鏡,輕輕一震,劍身便發一陣龍吟之音,呵了一口氣,見霧氣瞬間消失,令復近衛營弟子拔劍相擊,王越稍一用力便在那弟子長劍上擊下一道碎口,而寶劍卻安然無恙,喜道:“平生罕見,便是上古名劍亦不如!”
劍柄尾處鑲有一枚碩大的藍寶石,光澤動人,便是放在暗處亦生出晶瑩藍光,劉協自王越手中接過寶劍,笑道:“此劍足可傳世之用!”
元蒲揭開一層幕布,露出珠光璀璨的劍鞘,道:“劍身花了十年,劍鞘也花了十年,天麻鋼劍鞘,外鑲九顆海外奇異藍寶石、九十顆大頂級中等藍寶石,縫隙處更鑲有九百顆碎藍石,正應九百九十九之天極數。”
劉協接過通身碧藍眩目的藍寶石劍鞘道:“如此寶劍怎麼能上陣殺敵啊!”
元蒲道:“雖不能上陣殺敵,但應承聖上之言,足可傳世,漢室正統,世代相傳,以劍鎮國,以槍征伐域外敵寇!”
鄭渾亦跪奉神槍,劉協接過長槍,手中一沉,幾乎滑落,乃問道:“此槍多重?”
鄭渾道:“一百二十二斤重,長一丈二尺三寸,上紋九龍遨遊圖!”
劉協許久未練武,興致一來,立刻讓王越陪自己過幾手,兩人你來我往,但見劉協神槍舞開,猶如九條碧藍幽龍漫天飛舞,煞為奪目。
過了二十餘回合,劉協力弱,乃停槍道:“果然是神槍出世啊!”王越武功了得,早已到了收發自如的境界,立刻收手,抱拳道:“聖上得此神兵利器,實為神龍得翼,更為高飛天外。”
劉協淡笑,乃佩劍身上,讓王越接過神槍,道:“可惜了唐銳啊,朕本有意讓他伴朕左右,為朕護佑此槍的,如今只能讓先生代勞了!”
王越也微微輕嘆一聲,道:“那孩子本來也年輕,若是再讓童淵調教幾年,護佑此槍的重責也可以落在他身上,不過臣聽說童淵在調教張濟之子張錦,雖名為徒孫,實為弟子,聽童淵說此子雖然不善兵法,但槍法純熟,雖有不及趙雲之處,但易合適作為童氏的後續門生,故陛下可否招他為近臣,可令他掌護佑之職!”
劉協嗯了一聲,道:“張濟也是老臣,本可安享晚年,現仍然留在襄陽軍院教授將子,念其功勞,也該封伯爵!”
王越笑道:“那臣明日就讓張錦進近衛營,若聖上滿意,可再行提拔重用!”
劉協道:“自然如此!”
他看了看鄭渾和元蒲,說道:“朕就封鄭渾為綿陽伯,封元蒲為綿竹伯,兩位十年辛苦,也算為大漢立下汗馬功勞!”
鄭渾和元蒲大喜過望,當即跪伏領封,劉協複道:“朕還有一件事情要你們做!”
鄭渾道:“但凡我二人可為之事,必盡力而為!”
劉協大笑,乃道:“此事自然可為,今天大漢登記在案的工匠過三十萬,但朕覺得還不夠,且這三十萬人中,能稱的上大匠的不過萬餘,朕希望你們帶個頭,將自己的工藝技術寫下來,朕刻印書卷,發放給各工院,定為教材案例,讓各地工匠學習,你們可願意啊!”
鄭渾喜道:“此乃廣有功德之事,必盡力而為!”
元蒲亦稱是,劉協則擊掌道:“朕得二位在此,十年之後,便可坐擁百萬良匠!”
君臣三人約定三年為期,屆時見書籍論功績。
目送鄭渾和元蒲離開之後,劉協同時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