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京看了詩,嚇得面如土色,天知道這詩是從哪裡來的,字裡行間,全是大不敬之詞,什麼唐宗宋祖,竟是連皇帝的祖宗都算了進去,到了俱往矣這一句,蔡京的臉頰都忍不住抽搐起來,俱往矣,秦皇漢武往矣了,唐太宗也往矣了,連那太祖皇帝也往矣了,只這一句,就是殺十個頭都不夠。
最後一句更是狂妄,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今朝是誰?誰是這風流人物?如此大的口氣,便是曹操、王莽也沒有如此氣魄道出,偏偏這篇奏疏裡,卻是王之臣在蔡京家裡說的。
“栽贓。”蔡京久經世故,雖然震驚,卻很快平靜下來,拿著這份燙手的奏疏,渾濁的眼眸讓人捉摸不定。
這份彈劾事關重大,雖然明知是栽贓,可是蔡京明白,一旦呈送到陛下的御案上,便會立即命人徹查,況且這件事事關刑部甚至是他這總攬三省事的太師,陛下會將徹查的任務交給誰?
蔡京坐定,立即明白了沈傲的厲害之處,自己要避嫌,王之臣的刑部更不可能干涉,那麼唯一的可能就是由宗室或者是大理寺甚至是沈傲來親自查辦這驚天大案。
宗室那邊是晉王的地盤,晉王與沈傲的關係自不必說,至於大理寺,那更是舊黨的基本盤,自己插不入手,若是沈傲,那就更麻煩了。這份奏疏,本身就是一個坑,而這個坑明知兇險,路過之人卻不得不往下跳,陛下看了這份奏疏,就算萬分不信,也不得不查。王之臣就算有萬分的冤屈,可是隻要找不到令人信服的證據,就算不死,這一生的前程也就毀了。
最讓蔡京膽寒的是,這件事還干涉到了自己,一旦王之臣完蛋,下一個會是誰?彈劾倒了王之臣,他們絕不會就此罷休,接下來的目標定是自己。因為王之臣的罪名一旦坐實,那麼接下來的疑問就是,既在他在自己家中喝酒,那麼為何這首詩自己知道,卻為何不報?那反詩中最後一句‘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也是可以大做文章的,目標指向王之臣時,可以說王之臣的詩裡指的是自己,借喻他有謀反之心。可是換一個角度,王之臣到了蔡京府裡作這首詩,難道就不能說王之臣所指的風流人物是蔡京?
王之臣是蔡京的心腹,蔡京總攬三省事,其權勢比之唐時宰相更加專權,一旦這盆屎盆子扣在他頭上,便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
“沈傲啊沈傲,你好毒的心機啊!”蔡京嘆了口氣,想了想,發覺自己竟不能把沈傲怎麼樣,這個傢伙就像是個無賴,渾身都是破綻,可是這樣的對手,卻是蔡京從所未見,比如這種無恥下作的栽贓,當年蔡京打擊的政敵之中,誰會使出這種下作的方法來?
蔡京沉吟片刻,對一箇中書舍人道:“將王之臣叫來,速去速回,不要耽擱。”
過不多時,王之臣就來了,一見蔡京臉色不好,立即多了幾分小心,給蔡京行禮道:“太師叫下官來,不知有何吩咐?”
蔡京冷哼一聲,將奏疏直接拋落在王之臣的腳下,道:“你自己去看。”
王之臣撿起奏疏,翻開一看,臉色頓時大變,期期艾艾地道:“太師,你是知道下官的,下官忠心耿耿,這詩也斷不是下官作的,是了,一定是那沈傲,上一次會審之後,他懷恨在心……”
蔡京冷麵道:“你不必再自辯了,我瞭解你,你沒有那膽子,更作不出那氣吞山河的詩詞來,我叫你來,是要告訴你,不管是真是假,這一份奏疏足以取得了你的性命。”
王之臣慌忙拜倒,陶陶大哭道:“太師救我……”
“救?拿什麼救?沈傲是有備而來的,此人精於算計,早就將前路後路都堵死了,奏疏呈上去,立即就會是宗王、大理寺、沈傲會審,不管是哪一個來查你,你必死無疑,或許現在他們就已串通好了也不一定,大不敬加上一個謀逆,就是誅三族也夠了。”
王之臣嚇得臉色慘白,不斷磕頭:“太師……”
蔡京嘆了口氣:“早就和你說了,要對付沈傲不容易,你偏偏要冒進,要把人得罪死了,連一點回旋的餘地都不留給自己,現在好了,十年河東十年河西,這才過去幾日,沈傲就要反戈一擊,要將你置於死地。”
蔡京舔了舔乾癟的嘴唇,眼眸中逐漸變得躍躍欲試起來,繼續道:“不過你也不必怕,奏疏既然到了中書省,我先壓幾天,看看風向之後,再拿出個可行的辦法來。你現在要做的,就是儘快洗脫自己的過錯,奏疏中寫的是宣和四年正月初九,這一天你去了哪裡,去做了什麼?和誰在一起,有沒有人做旁證,這些你都好好想一想,省得事到臨頭,任人宰割。”
王之臣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