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翊聖真君,即玄武也。
欽若小人,借神怪之說以固寵,不足多責。至著而為書,則無忌憚之甚矣。
△《案節坐功法》·一卷(編修程晉芳家藏本)
舊本題宋陳摶撰。所論坐功治病之法,分案節氣行之。《宋史·藝文志》不著錄,蓋後人託名也。
△《極沒要緊》·一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舊本題公是先生撰。公是先生,宋劉敞別號也。錢曾《讀書敏求記》曰:《極沒要緊》一卷,即劉原父弟子記也。於時人或書名,或書字,蓋以微旨別其人之賢否。案公是先生《弟子記》載晁公武《讀書志》,曾所述,即公武之語。
然其書尚有傳本。今別著錄此書,皆採掇郭象《莊子注》語,聯綴成文,與《弟子記》迥別,不知曾何以合為一書。豈曾所見別一本,而此為好事者所依託歟?
《弟子記》本屬儒家,此書既剽《莊子注》,則道家言矣。故附存其目於道家,而辨其偽妄焉。
△《三洞群仙錄》·二十卷(浙江吳玉墀家藏本)
宋陳葆光撰。葆光,江陰道士。是書採摭古來仙人事實集為四字儷語,而自注之。蓋王松年《仙苑編珠》之續。然所載但取怪異,不盡仙人事也。
△《道門定製》·十一卷(安徽巡撫採進本)
前五卷為西蜀道士呂玄素撰。所載皆齋醮中表狀文牒之式,兼及符籙,有淳熙戊申自序。後六卷為玄素門人呂太煥所補,兼錄政和玉音長吟法事、短吟法事及道君自制道詞,有嘉泰辛酉自序。皆道流以意為之,自神其教者也。玄素書作於孝宗時,太煥書作於寧宗時。而第五卷中有大元國鄉貫字樣,殆元代刊刻,又有所附益,非復二呂之舊。然本書既純構虛詞,則增竄亦不足詰,同歸於誕而已矣。
△《梅仙觀記》·一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宋楊智遠編。智遠,仙壇觀道士,其始末未詳。是編記漢梅福仙蹟。首列梅仙事實,不著撰人。稱自漢至今凡二十二丙寅,自元始中至今貞元二年丙申,計一千二百五十九年,則當為唐人作。然其文前列福王莽時所上書,全錄《漢史》,自變名為吳門市卒以下備言煉丹遇魔,逢師昇舉之事,其詞甚鄙,至稱王莽為國舅,殆粗野道流所依託也。次列羅隱碑及蕭山明、蕭泰來題後。次列宋敕誥。次列宋人讚詞及題詠,有後林李義山詩一首。考厲鶚《宋詩紀事》,宋別有李義山,非唐之商隱也。蕭山明碑陰文稱鹹淳六年六月朔,則此書成於度宗時矣。
△《延壽第一紳言》·一卷(編修程晉芳家藏本)
舊本題宋愚谷老人撰,不著名氏。其論攝生以絕欲為第一義,力闢三峰採戰之術。所引前人緒論居多,中及儲泳袪疑說,則其人當在南宋末也。
△《廣胎息經》·二十二卷(兩淮鹽政採進本)
不著撰人名氏,但題為宋人。然第二十一卷中引羅洪先、陳獻章語,則明代道流所作,題宋人者妄矣。其書皆稱養浩生問而丹庭真人答,分卻病、延年、成真、了道四部,論吐納之法兼及容成之術,非道家正傳也。
△《玄學正宗》·二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宋俞琬撰。上卷列經傳及儒先之說,以闡明《周易》坎離水火之旨;下卷載賦詩各一首,名《易外別傳》,附於《周易集說》之後;後又附以琬所解呂岩《沁園春調》及《陰符經》,總名《玄學正宗》。案宋張伯端《悟真篇》自序曰:世之人以心腎為坎離,配肝肺為龍虎。皆日月失道,鉛汞異爐,慾望還丹,必無所就。今琰之言乃曰子時曰坎卦,腎氣生。午時曰離卦,心氣生。又曰,內煉之道至簡至易,惟欲降心火於丹田耳。與伯端之言乃截然相反。又琬《陰符經注》本自為一書,《易外別傳》亦別有一書,今以《陰符經注》併入此編,而所謂《易外別傳》者又止一詩一賦,不應兩書同名。蓋道流採合琬書,餖錚�舌��撬�種�病�
△《爐火鑑戒錄》·一卷(編修程晉芳家藏本)
宋俞琬撰。琬所著書,多闡明玄學。此書專為言外丹爐火者而發。以為為之者未必成,而致禍者十居八九,歷引古今事蹟及前人議論以為鑑戒。自序謂兵後稿不復存,姑舉其略。今核其文,即所作《席上腐談》第二卷之下半卷。曹溶割裂其文,別為一書,收之《學海類編》中。然琬原有此書,特以散佚不完,附其大概於《席上腐談》中。溶摘出別行,較所收鑿空贗造之書,別立書名人名者,尚屬偽中之真矣。
△《華山志》·一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金王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