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部分(1 / 4)

A躋邇臁妒浪敵掠鎩罰�跣⒈曜⑼���錉龜醯��灰允俏講懷鮃邇焓忠病9式袢源泳殺荊�饢�試W�傘�

△《鑑戒錄》·十卷(江西巡撫採進本)

蜀何光遠撰。光遠字輝夫,東海人。孟昶廣政初,官普州軍事判官。其書多記唐及五代間事,而蜀事為多,皆近俳諧之言。各以三字標題,凡六十六則。趙希弁《讀書後志》以為輯唐以來君臣事蹟可為世鑑者,似未睹其書,因其名而臆說也。舊本前有劉曦度序,亦見希弁志。《宋史·藝文志》遂以劉曦度《鑑戒錄》三卷、何光遠《鑑戒錄》三卷分為二書,益舛誤矣。書中間有夾註,如判木夾一條雲,此答木夾書,元是胡曾與路巖相公鎮蜀日修之,非為高駢相公也。何光遠誤述危亂黜一條雲,據《禪月詩集》中此詩自哭涪州張侍郎,非張拾遺,何光遠錯舉證也。四公會一條雲,此篇元在《本事詩》中,敘說甚詳。何光遠重取論說,又加改易,非也。皆駁正光遠之說,不知出自何人。此本析為十卷,有朱彝尊跋,稱從項元汴家宋本影寫,則猶宋人所分也。今觀所記,如徐後事一條所載王承旨詩,《後山詩話》以為花蕊夫人作。蜀門諷一條所載向瓚嘲蔣鍊師詩,《南唐近事》以為廬山道士,其語大同小異猶可曰傳聞異詞。鑑冤辱一條,全剽襲殷芸小說,東方朔辨怪哉蟲事(案:小說已佚,此條見《太平廣記》四百七十三),已為附會;鬼傳書一條,不知《水經注》有梁孝直事,更屬粗疏。至逸士諫一條,稱昭宗何後荒於從禽,考《新唐書·后妃列傳》,昭宗奔播岐、梁間,後侍膳,無須臾去。《舊唐書》亦云,後於蒙塵薄狩之中,嘗侍膳御,不離左右,安得有畋遊之事?且昭宗寄命強藩,不能自保,又安能縱後畋遊,恆至六十里外?殊為誣誕。灌鐵汁一條,稱秦宗權本不欲叛,乃太山神追其魂,以酷刑逼之倡亂,是為盜賊藉口,尤不可以訓。特以其為五代舊書,所載軼事遺文,往往可資採掇,故仍錄之小說家焉。

△《南唐近事》·一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宋鄭文寶撰。文寶有《江表志》,已著錄。是書前有自序,題太平興國二年丁丑,蓋猶未仕宋時所作。《宋史·藝文志》作《南唐近事集》,名目小異,未詳何據,然《宋史》多舛謬,集字蓋誤衍也。其體頗近小說,疑南唐亡後,文寶有志於國史,蒐採舊聞,排纂敘次,以朝廷大政入《江表志》,至大中祥符三年乃成。其餘叢談瑣事,別為緝綴,先成此編。一為史體,一為小說體也。中如控鶴致斃一詩,先見蜀何光遠《鑑戒錄》,乃女冠蔣鍊師事,而此以為廬山九空使者廟道士,似不免於牽合附會。又如韓偓依王審知以終,未見南唐之平閩,乃記其金蓮燭跋事,亦失斷限。然文寶世仕江南,得諸聞見,雖浮詞不免,而實錄終存,故馬令、陸游《南唐書》採用此書幾十之五六,則宋人固不廢其說矣。書中以慶王宏茂作王宏,嚴可求作嚴求,劉存中作劉存忠,所記姓名多與他書不合。

又此書之杜業,《江表志》作杜光鄴,尤自相違異。殆傳抄者有所訛漏,不盡舊本歟。

(案:偏霸事蹟,例入載記。惟此書雖標南唐之名,而非其國記,故入之小說家。蓋以書之體例為斷,不以書名為斷,猶《開元天寶遺事》,不可以入《史部》也。)

△《北夢瑣言》·二十卷(內府藏本)

宋孫光憲撰。光憲字孟文,自號葆光子。《十國春秋》作貴平人,而自題仍稱富春。考光憲自序,言生自岷峨,則當為蜀人。其曰富春,蓋舉郡望也。仕唐為陵州判官,旋依荊南高季興為從事。後勸高繼衝以三州歸宋,太祖嘉之,授黃州刺史以終。《五代史·荊南世家》載之甚明。舊以為五代人者,誤矣。所著有《荊臺集》、《橘齋集》、《筆傭集》、《鞏湖集》、《玩蠶書》、《續通曆》等書,自宋代已散佚,惟是書獨傳於後。其曰《北夢瑣言》者,以《左傳》稱田於江南之夢,而荊州在江北,故以命名,蓋仕高氏時作也。所載皆唐及五代士大夫逸事,每條多載某人所說,以示有徵,蓋用《杜陽雜編》之例。其記載頗猥雜,敘次亦頗冗沓,而遺文瑣語,往往可資考證。故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多采其文。晁公武《讀書志》載光憲《續通曆》十卷,輯唐及五代事以續馬總之書,參以黃巢、李茂貞、劉守光、阿保機、吳、唐、閩、廣、吳越、兩蜀事蹟。太祖以所記多不實,詔毀其書。而此書未嘗議及,則語不甚誣可知矣。世所行者凡二本,一為明商濬《稗海》所刻,脫誤殆不可讀。近時揚州新刻,乃元華亭孫道明所藏,猶宋時陝西刊版,差完整有緒。故今以揚州本著錄,不用商氏本雲。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