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改題此名雲。
△《初潭集》·十二卷(內府藏本)
明李贄撰。贄有《九正易因》,已著錄。此乃所集說部,分類凡五:曰夫婦,曰父子,曰兄弟,曰君臣,曰朋友。每類之中又各有子目,皆雜採古人事蹟,加以評語。其名曰初潭者,言落髮龍潭時即纂此書,故以為名。大抵主儒、釋合一之說。狂誕謬戾,雖粗識字義者皆知其妄,而明季乃盛行其書,當時人心風俗之敗壞,亦大概可睹矣。
△《讀升庵集》·二十卷(副都御史黃登賢家藏本)
明李贄編。是編裒集楊慎諸書,分類編次。凡採錄詩文三卷,節錄十七卷,去取毫無義例。且贄為狂縱之禪徒,慎則博洽之文士,道不相同,亦未必為之編輯。序文淺陋,尤不類贄筆。殆萬曆間贄名正盛之時,坊人假以射利者耳。
△《續自警編》·八卷(兩江總督採進本)
明黃希憲撰。希憲字毅所,金谿人。嘉靖癸丑進士,官至應天巡撫。是書續宋趙善璙《自警編》而作,雜採自宋至明格言善事,分類記載。然編次叢脞,綱目混淆。目列十六卷,而書止八卷,檢其所載門目,又一一無差。至以修身、修己分為二門,又以考正祀典、考復古禮入之將帥門中,而末一卷乃全錄山林放曠之詞,非復儒者修省語,尤為龐雜。
△《牧鑑》·十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明楊昱撰。昱字子晦,別號東谿,汀州人。是書以經史百家之言有關政治者,裒輯成帙。為類凡四,曰治本、治體、應事、接人。類各有目,凡三十有五。目又各分上、中、下,上述經傳,中紀古人政跡,下摭儒先議論。每類首綴小序一篇,其餘別無論斷。嘉靖乙卯,汀州府同知李仲僎序而刊之。所徵引甚略,大抵隨意摭拾,無關體要。意其為書帕本也。
△《芸心識餘》·七卷、《續》·一卷(兩淮鹽政採進本)
明陳其力撰。其力字克相,號芸心子,通海人。官南京戶部司務。其書成於嘉靖辛酉。凡禽鳥、獸畜、龍蛇、蟲鼠、魚鱉五部,分門隸事。每事標題於前,雜列故實而附以論斷,龐雜割裂,殊無可觀,持論尤多猥鄙。觀所列引用書目,以《明道集》、《讀書錄》之經傳,以《爾雅》與《真仙寶誥》同列之圖注,以《說文》、《續文章正宗》入之類書,甚至《漢書》之外又有《漢史》,《開元遺事》之外又有《天寶遺事》,如斯之類,指不勝屈,殆不足與辨。
△《煙霞小說》·二十二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明陸貽孫編。貽孫,蘇州人。是書仿曾慥《類說》之例,刪取《稗官雜記》凡十二種。中如楊循吉《吳中故語》、黃曄《篷軒記》、馬愈《日抄》、杜瓊《紀善錄》、王凝齋《名臣錄》、陸延枝《說聽六種》,逸事瑣聞,尚資考論。
至陸粲《庚巳編》、徐禎卿《異林》、祝允明《語怪編》、《猥談》、楊儀《異纂》、陸灼《艾子後語》六種,則神怪不經之事矣。
△《閱古隨筆續》·二卷(江蘇周厚堉家藏本)
明穆文熙撰。文熙有《七雄策纂》,已著錄。是編雜採諸子之文,而又不著其所出。惟卷首總列其所採書目、體例殊謬。所錄亦皆習見。首頁題《正續閱古隨筆》,而書中題《閱古隨筆續》,蓋尚有正集,今未之見。
△《諸子匯函》·二十六卷(內府藏本)
舊本題明歸有光編。有光有《易經淵旨》,已著錄。是編以自周至明子書每人採錄數條,多有本非子書而摘錄他書數語稱以子書者,且改易名目,詭怪不經。
如屈原謂之玉虛子,宋玉謂之鹿谿子,江乙謂之囂囂子,魯仲連謂之三柱子,淳于髡謂之波弄子,孔求謂之子家子,張孟談謂之歲寒子,頓弱謂之首山子,甘羅謂之潼山子,貌辨謂之雲幌子,陸賈謂之雲陽子,賈誼謂之金門子,董仲舒謂之桂巖子,韓嬰謂之封龍子,東方朔謂之吉雲子,劉向謂之青藜子,崔寔謂之嵖岈子,桓譚謂之荊山子,王充謂之委宛子,黃憲謂之慎陽子,仲長統謂之黌山子,王符謂之回中子,桓寬謂之貞山子,曹植謂之鏡機子,束晳謂之白雲子,嵇康謂之靈源子,劉勰謂之雲門子,陸機謂之於山子,劉晝謂之石匏子,李翱謂之協律子,羅隱謂之靈擘子,石介謂之長春子。皆荒唐鄙誕,莫可究詰。有光亦何至於是也。
△《困學纂言》·六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明李栻撰。栻字孟敬,豐城人。嘉靖乙丑進士,官至浙江按察司副使。是編乃隆慶庚午栻為肥鄉知縣時所刊。分十二門,曰學問,曰立志,曰存心,曰精思,曰實踐,曰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