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部分(2 / 4)

一曰《名氏》,為目凡三;十二曰《題目》,為目凡二;十三曰《門類》,無子目;十四曰《脫文》,為目凡四;十五曰《同異》,十六曰《離合》,十七曰《避諱》,十八曰《異域》,十九曰《鳥獸》,二十曰《草木》,均無子目;二十一曰《雜錄》,為目凡五;其中如磋、驅、帆、裝諸字,與必大所舉者合。然《序文》稱小小異同,在所弗錄。原注頗略,今則加詳。其未注者,仍附此篇,則視必大原本亦多所損益矣。《文苑英華》本繼《文選》而作,於唐代文章,採摭至備,號為詞翰之淵藪。而卷帙既富,牴牾實多,在宋代已無善本。

近日所行,又出明人所重刊,承訛踵謬,抑又甚矣。叔夏此書,考核精密,大抵分承訛當改;別有依據,不可妄改;義可兩存,不必遽改,三例。中如杜牧《請追尊號表》,以高宗伐鬼方為出《尚書》,顯然誤記;而叔夏疑是“逸書”,未免有持疑不決之處,然其用意謹嚴,不輕點竄古書,亦於是可見矣。

△《唐文粹》·一百卷(內府藏本)

宋姚鉉編。陳善《捫蝨新話》以為徐鉉者,誤也。鉉字寶臣,廬州人,自署郡望,故曰吳興。太平興國中第進士,官至兩浙轉運使,事蹟具《宋史》本傳。

是編文賦惟取古體,而四六之文不錄;詩歌亦惟取古體,而五七言近體不錄。考阮閱《詩話總龜》,載鉉於淳化中侍宴,賦《賞花釣魚》七言律詩,賜金百兩,時以比“奪袍賜花”故事。又江少虞“事實類苑”,載鉉詩有“疏鍾天竺曉,一雁海門秋”句,亦頗清遠。則鉉非不究心於聲律者,蓋詩文儷偶,皆莫盛於唐。

盛極而衰,流為俗體,亦莫雜於唐。鉉欲力挽其末流,故其體例如是。於歐、梅未出以前,毅然矯五代之弊,與穆修、柳開相應者,實自鉉始。其中如杜審言《臥病人事絕》一首,較集本少後四句。則鉉亦有所刪削。又如岑文字《請勤政改過疏》之類,皆《文苑英華》所不載,其蒐羅亦云廣博。王得臣《麈史》乃譏其未見《張登集》,殊失之苛。惟文中芟韓愈《平淮西碑》,而仍錄段文昌作,未免有心立異。詩中如陸龜蒙《江湖散人歌》,皎然古意詩之類,一概收之,亦未免過求樸野,稍失別裁;然論唐文者,終以是書為總彙,不以一二小疵,掩其全美也。

△《西昆酬唱集》·二卷(編修汪如藻家藏本)

不著編輯者名氏。前有楊億《序》,稱卷帙為億所分,書名亦億所題,而不言裒而成集出於誰手。考田況《儒林公議》雲:“楊億《兩禁》變文章之體,劉筠、錢惟演輩,從而效之,以新詩更相屬和,億後編敘之,題曰《西昆酬唱集》。

然則即億編也。凡億及劉筠、錢惟演、李宗諤、陳越、李維、劉騭、刁衎、任隨、張詠、錢惟濟、丁謂、舒雅、晁迥、崔遵度、薛《口英》、劉秉十七人之詩,而億序乃稱屬而和者十有五人,豈以錢、劉為主,而億與李宗諤以下為十五人歟?詩皆近體,上卷凡一百二十三首,下卷凡一百二十五首,而億《序》稱,二百有五十首,不知何時佚二首也。其詩宗法唐李商隱,詞取妍華而不乏興象,效之者漸失本真,惟工組織;於是有優伶撏扯之戲,石介至作《怪說》以刺之。而祥符中遂下詔禁文體浮豔。然介之說,蘇軾嘗辨之。真宗之詔,緣於《宣曲》一詩,有“取酒臨邛”之句,陸游《渭南集》有《西昆詩跋》,言其始末甚詳,初不緣文體發也。其後歐、梅繼作,坡、谷迭起,而楊、劉之派,遂不絕如線。要其取材博贍,練詞精整,非學有根柢,亦不能鎔鑄變化,自名一家,固亦未可輕詆。

《後村詩話》雲:《西昆酬唱集》對偶字面雖工,而佳句可錄者殊少,宜為歐公之所厭。又一條雲:“君僅以詩寄歐公,公答雲,先朝劉、楊風采聳動天下,至今使人傾想,豈公特惡其碑版奏疏?其詩之精工穩切者,自不可廢歟。”二說自相矛盾,平心而論,要以後說為公矣。其書自明代以來,世罕流佈。毛奇齡初得舊本於江寧,徐乾學為之刻版,以剞劂未工,不甚摹印,康熙戊子,長洲朱儁升又重鐫之,前有常熟馮武序。馮舒、馮班,本主西昆一派,武其猶子,故於是書極其推崇,然武謂元和、大和之際,李義山傑起中原,與太原溫庭筠、南郡段成式,皆以格調清拔,才藻優裕,為西昆三十六體,以三人俱行十六也。考《唐書》但有三十六體之說,無“西昆”字,億《序》是集,稱取“玉山策府”之名。題曰《西昆酬唱集》,則三十六與西昆各為一事,武乃合而一之,誤矣。

△《同文館唱和詩》·十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

宋鄧忠臣等撰。同文館本以待高麗使人,時忠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