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部分(2 / 4)

存。亦錄唐詩者不遺周曇《詠史》之例也。《永樂大典》所載,別有《漫遊集》一書。核其體例,蓋採宋、元兩代之作匯為總集。當時校讎未密,朱書標目,往往與此集混淆。今並考校姓名,刪除訛異,不使與此集相亂,庶幾不失其真焉。

△《蘭皋集》·三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

宋吳錫疇撰。錫疇字元倫,休寧人,廣南西路安撫使儆之從孫,處士垕之子也。錫疇四歲而孤,刻志於學,慕徐穉、茅容之為人。鹹淳間,南康守葉閶聘主白鹿洞書院,辭不肯赴。蓋篤實潛修之士,不欲以聚徒講學,囂競浮名也。性喜藝蘭,自號曰蘭皋子,因以名集,殆亦寓無人自芳之意。其人品心術,可謂超然流俗之外矣。集所存詩不多,然皆晚年所自刪定,簡汰頗嚴。其《題林逋墓詩》“清風千載梅花共,說著梅花定說君”句,為呂午所賞;《春日詩》“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風”句,又為方岳所賞,並見於《方岳跋》中。然集中佳句,似此者尚頗不乏,嶽偶舉其一二耳。蓋其刻意清新,雖不免偶涉纖巧,而視宋季潦倒率易之作,則尚能生面別開。以繼《竹洲集》後,亦云不愧其家學矣。

△《雲泉詩》·一卷(編修汪如藻家藏本)

宋薛嵎撰。嵎字仲止,一字賓日,永嘉人,寶祐四年進士,官長溪簿。宋承五代之後,其詩數變,一變而西昆,再變而元祐,三變而江西。江西一派,由北宋以逮南宋,其行最久。久而弊生,於是永嘉一派以晚唐體矯之,而“四靈”出焉。然四靈名為晚唐,其所宗實止姚合一家,所謂“武功體”者是也。其法以新切為宗,而寫景細瑣,邊幅太狹,遂為宋末江湖之濫觴。葉適以鄉曲之故,初力推之,久而亦覺其偏,始稍異論。吳子良《林下偶談》述之頗悉。嵎之所作,皆出入四靈之間,不免局於門戶,然尚永嘉之初派,非永嘉之末派。錄之亦足備一格也。

△《嘉禾百詠》·一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

宋張堯同撰。堯同,秀水人,仕履未詳。詩中所詠會景亭,為潘師旦所築,趙老園為趙袞歸隱之處。核其時代,蓋寧宗以後人也。宋世文人學士,歌詠其土風之勝者,往往以誇多鬥靡為工。如阮閱《郴江百詠》、許尚《華亭百詠》、曾極《金陵百詠》,皆以百首為率。故堯同所詠嘉興山川古蹟,亦以百篇概之。徐碩《至元嘉禾志》,已與陸蒙老所賦《嘉禾八詠》同採入“題詠門”內。後來作郡志者,亦頗散見其間,而掇拾均未全備。此乃其初出單行之本,每首之後皆有附考,不知何人所作。末有跋語,亦不載姓名年月。其詞雖不甚工,而自吳越以來,嘉興典故,頗可得其梗概。近時朱彝尊作《鴛鴦湖棹歌》一百首,蓋即踵前例而稍變其面目者。雖彝尊詩情溫麗,遠勝堯同,而堯同採掇名目,臚敘大凡,其於地誌考據,要亦不為無助矣。

△《柳塘外集》·四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

宋釋道璨撰。道璨字無文,姓陶氏,南昌人,鹹淳間嘗主饒州薦福寺。所著別有《語錄》,故此以《外集》為名。釋氏以佛典為內學,以儒書為外學也。其詩邊幅頗狹,未能脫蔬筍之氣。而短章絕句,善用其短者,亦時有清致。如《題水墨草蟲》、《陳了翁祠》、《和恕齋》、《濂溪書院》諸作,未嘗不楚楚可觀。

沙中金屑,固亦不容捐棄矣。雜文中《送一侍者序》一首,乃為日本僧作。考《宋史·外國傳》所載,自太宗時奝然入朝後,屢有倭僧奉貢。迄南渡不復見,僅紀其國舟飄至內境數事。至嘉泰三年以後,遂絕不復書。此《序》作於淳祐戊申,稱其去國六年,一日東歸,計其來日,當在淳祐三年。殆求法東來,非充貢使,故《史》不得而載之,非漏略也。集凡詩一卷,銘記一卷,序文、疏書一卷,塔銘、墓誌、壙志、祭文一卷。宋以來諸家書目皆未著錄。國朝康熙甲寅,釋大雷始訪得舊本,釋元宏、燈岱因為校正鋟版。書雖晚出,而核其格意,確為宋末江湖之體,不緣贗造。考吳師道《禮部詩話》,已載其《題蘇堂竹》一首,則宋代實有其人。疑當時名不甚著,僅彼教自相傳錄,故閱數百年始見於世雲。

△《碧梧玩芳集》·二十四卷(永樂大典本)

宋馬廷鸞撰。廷鸞字翔仲,樂平人,淳祐七年進士,歷官右丞相,兼樞密使,事蹟具《宋史》本傳。《史》稱其罷相歸後,又十七年而卒。考廷鸞之罷在度宗鹹淳八年壬申,其歿當在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己丑。今集中《老學道院記》,稱著雍困敦之歲,餘年六十有七,則作是文時,去其病歿已不遠。似集為其子端臨所編矣。其曰“碧梧玩芳”者,廷鸞家有碧梧精舍,晚年又自號“玩芳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