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部分(2 / 4)

朝呂謙恆撰。謙恆字天益,河南新安人。康熙己丑進士,官至光祿寺卿。

謙恆嘗讀書“青要山”,因以名集,其詩純作宋格,疏爽有餘,而亦頗傷樸直;如《洗象行》之類,皆病於太質。

△《吾廬遺書》·(無卷數,江西巡撫採進本)

國朝陶成撰。成有《皇極數鈔》,已著錄。是集為其子其愫所編,皆所作雜文,頗純正有軌度,而稍狹於波瀾;其中《象緯考》一篇,有錄無書,意傳寫佚之或於訂定時刪去,而誤留其目也?

△《性影集》·八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國朝王時憲撰。時憲字若千,號禊亭,太倉人。康熙己丑進士,由宜興教諭,改翰林院庶吉士。是編凡八集,集各一卷:曰《水邊林下稿》,曰《桐溪稿》,曰《無隱林稿》,曰《靜寄軒稿》,曰《莊氵婁稿》,曰《荊溪稿》,曰《楚遊稿》,曰《粵遊稿》。其名“性影”者,蓋取邵子“情為性影”之說也。集中近體頗饒風致,擬古諸作則隨意抒寫,不甚求工。

△《改堂文鈔》·二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國朝唐紹祖撰。紹祖字次衣,江都人。康熙己丑進士,由庶吉士改刑部主事,官至湖州府知府,仍入為刑部員外郎,告歸卒。紹祖少師姜宸英,登第出安溪李光地之門,故其文蒼勁有師法。此集乃晚年手自刪定,僅存四十三篇,皆其生平得意之作也。

△《石川詩鈔》·三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國朝方覲撰。覲字近雯,江都人,康熙己丑進士,官至西安布政使。是集,乃其少子柱山所編。凡各體詩二百六十餘首,其《題朱彝尊手書詩冊》,有“曝書亭下自抄詩,想見蒼茫獨立時;不是到門親受業,唐音宋格有誰知。”蓋嘗從學於彝尊者也。

△《師經堂集》·十八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國朝徐文駒撰。文駒字子文,鄞縣人,康熙己丑進士。是集為文駒所自編,凡文十三卷,詩五卷,前有孫勷《序》,稱其浚伊、洛之淵源,探韓、歐之骨髓,沈浸醲郁,積有年歲。《自序》亦主於自達其情。今觀其集,滔滔而出,足以暢所欲言,然未能固而存之也。

△《墨瀾亭集》·(無卷數,江西巡撫採進本)

國朝帥我撰。我字備皆,號簡齋,奉新人,康熙辛卯舉人。江西古文,自艾南英倡於前,魏禧等和於後,踵而起者,雖所造深淺不同,而大都循循有舊法。

是集亦其一也,舊刊版於南昌,所載未備,雍正乙卯,其子念祖屬徐廷槐,匯取已刻未刻諸稿,裒為此本,凡一百四十篇。

△《殘本雲川閣詩集》·九卷(兩江總督採進本)

國朝杜詔撰。詔字紫綸,無錫人。康熙乙酉聖祖仁皇帝南巡,迎鑾獻詩,命供職內廷,壬辰會試榜後,特賜一體殿試,改庶吉士。是編總題《雲川閣集》,而僅有古體詩,詩又起於卷三,終於第十二,前無目錄,其版又近時新刻,不喻其故,或裝輯者佚之耳。

△《閭邱詩集》·六十卷(兩淮馬裕家藏本)

國朝顧嗣立撰。嗣立有《溫飛卿詩注》,已著錄。《江南通志·文苑傳》稱,嗣立博學有才名,尤工詩,所居“秀野草堂”,嘗集四方知名士,觴詠無虛日,風流文雅,照映一時;曾撰《元詩選》四集,採摭略備。蓋其性之所近,故詩亦往往似之。

△《今有堂詩集》·六卷、附《茗柯詞》·一卷(編修程晉芳家藏本)

國朝程夢星撰。夢星字午橋,號香溪,江都人。康熙壬辰進士,官翰林院編修。家有“篠園”,擅水竹之勝,日與賓客吟詠其中,年七十七乃卒。是編分六集:曰《漪南集》、《蠹餘集》、《五貺集》、《山心集》、《琴語集》、《就簡集》,末附《茗柯詞》。其詩略近劍南一派,而間出入於玉溪生,詞亦具南宋之體,但格力差減耳。

△《二水樓詩集》·十八卷、《文集》·十卷(江西巡撫採進本)

國朝李茹旻撰。茹旻字覆如,臨川人,康熙癸巳進士,官中書舍人。嘗預修《廣西通志》、《撫州府志》,所作凡例及諸傳序,皆載集中。

△《朱圉山人集》·十二卷(陝西巡撫採進本)

國朝鞏建豐撰。建豐字子文,號渭川,又號介亭,伏羌人。康熙癸巳進士,官至翰林院侍讀學士。是集詩文各六卷,又以補遺之文附於詩末。大抵平實簡易,無擅勝之處,亦無踳駁之處。

△《三華集》·四卷(兵部侍郎紀昀家藏本)

國朝梁機撰。機字仙來,泰和人,康熙癸巳進士。是集機所自編,分四子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