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鹽礦,推測遺傳機制,收集化石,提出關於雨、空氣的組成和運動定律 方面的理論。但是,他最感興趣的還是地質學。 在那個愛好鑽研的時代,在許多令人感興趣的問題當中,有個問題長期以來困擾著人們……即山頂上為什麼經常發現古代的蛤蜊殼和別的海生物化石。它們到底是怎麼到那裡的? 許多人認為自己已經找到答案。他們分為兩個對立的陣營。水成論者認為,地球上的一切,包括在高處的海洋貝殼,可以用海平面的升高和降低來解釋。他們認為,山脈、丘陵和其他地貌與地球本身一樣古老,只是在全球洪水時期被水沖刷的過程中發生了一些變化。 對立面是火成論者。他們認為有許多充滿活力的動因,其中,火山和地震不斷改變這顆行星的表面,但顯然跟遙遠的大海毫無關係。火成論者還提出難以回答的問題:不發洪水的時候,這水都流到哪裡去了?要是有時候存在足以淹沒阿爾卑斯山的水,那麼請問,在平靜下來以後,比如現在,這水都流到哪裡去了?他們認為,地球受到內部深處的力和表面的力的作用。然而,他們無法令人信服地解釋,蛤蜊的殼是怎麼跑到山頂上去的。 就是在考慮這些問題的過程中,赫頓提出了一系列不同凡響的見解。他朝自己的農田一看,只見岩石經過腐蝕變成了土壤,土壤粒子被溪水和河水沖刷,帶到別處沉積下來。他意識到,要是這個過程持續到地球的自然滅亡之時,那麼地球最終會被磨得非常光滑。然而,他身邊到處是丘陵。顯而易見,肯定還有某種別的過程,某種形式的更新和隆起,創造了新的丘陵和新的大山,不停地如此迴圈。他認為,山頂上的海洋生物化石不是發洪水期間沉積的,而是跟大山本身一起隆起來的。他還推測,是地球內部的地熱創造了新的岩石和大陸,頂起了新的山脈。說得客氣一點,地質學家不願意理解這種見解的全部含義,直到200年之後。這時候,他們終於採納了板塊構造論。赫頓的理論尤其提出,形成地球的過程需要很長時間,比任何人想像的還要長得多。這裡面有好多深刻的見解,足以徹底改變我們對這顆行星的認識。 1785年,赫頓把他的看法寫成一篇很長的論文,並在愛丁堡皇家學會的幾次會議上宣讀。它幾乎沒有引起大家的注意。原因不難找到。一定程度上,他就是這樣向聽眾宣讀論文的: 在一種情況下,形成的力量在獨立存在的物體內部。這是因為,這個物體被熱啟用以後,是透過物體的特有物質的反應,形成了構成脈絡的裂口。在另一種情況下,還是一樣,相對於在其內部形成脈絡的物體來說,原因是外在的。已經發生了最猛烈的斷裂和扯裂;但是那個原因還在努力;它不是出現在脈絡裡,因為它不是在我們地球堅實的物體內部……那裡找得到礦物或礦脈的特定物質……的每條縫隙和每個斷層裡。 不用說,聽眾裡幾乎誰也不懂他在說些什麼。朋友們鼓勵他把他的理論展開一下,希望他能在更大的篇幅裡碰巧講得清楚一點。這是很感人的。赫頓花了此後的10年時間準備他的鉅著,並且於1795年以兩卷本出版。 這兩本書加起來有將近1 000頁,寫得比他最悲觀的朋友擔心的還要糟糕,真是不可思議。此外,這部作品的內容將近一半引自法國的資料,仍然以法文的形式出現。第三卷非常缺少吸引力,直到1899年才出版,那是在赫頓去世一個多世紀以後。第四卷即最後一卷根本沒有出版。赫頓的《地球論》很有資格當選為讀者最少的重要科學著作(要是沒有大量別的這樣的書的話,那就可以這樣說)。連19世紀最偉大的地質學家、什麼書都看過的查爾斯·萊爾也承認,這本書他實在讀不下去。
第五章 敲石頭的人們(2)
還算運氣,赫頓在約翰·普萊費爾身上找到了一個鮑斯韋爾式的人物。普萊費爾是愛丁堡大學的數學教授,赫頓的一位密友。他不但寫得出漂亮的散文,而且……幸虧多年在赫頓身邊……在大多數情況下知道赫頓其實想要說些什麼。1802年,在赫頓去世5年以後,普萊費爾推出了赫頓原理的簡寫本,題目叫做《關於赫頓地球論的說明》。這本書受到了對地質學感興趣的人的歡迎。這種人在1802年還為數不多。然而,情況快要發生變化。那麼,情況是怎麼發生變化的? 1807年,倫敦13個志同道合的人在科文特加登廣場朗埃克街的共濟會酒店聚會,成立了一個餐飲俱樂部,後來取名為地質學會。學會每月碰一次頭,一邊喝一兩杯馬德拉白葡萄酒,吃一頓交際飯,一邊交換對地質學的看法。這頓飯的價錢故意定在昂貴的15先令,以便使那些沒有頭腦的人望而卻步。然而,事情很快就變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