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2 / 4)

小說:萬物簡史 作者:天淨沙

8世紀50年代,一位名叫卡爾·金勒的瑞典化學家發明了一種方法,不用又髒又臭的尿就能大量生產磷。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掌握了這種生產磷的方法,瑞典才成為……而且現在還是……火柴的一個主要生產國。 金勒既是個非同尋常的,又是個極其倒黴的人。他是個地位低下的藥劑師,幾乎在沒有先進儀器的情況下發現了8種元素……氯、氟、錳、鋇、鉬、鎢、氮和氧……但什麼功勞也沒有得到。每一次,他的發現要麼不受人注意,要麼在別人獨立做出同樣的發現以後才加以發表。他還發現了許多有用的化合物,其中有氨、甘油和單寧酸;他還認為氯可以用做漂白劑……具有潛在商業價值的第一人……這些重大的成就都使別人發了大財。 金勒有個明顯的缺點,他對做試驗用的什麼東西都感到好奇,堅持要嘗一點兒,包括一些又難聞又有毒的物質,比如汞、氫氰酸(這也是他的一項發現)和甲腈。甲腈是一種有名的有毒化合物,150年以後,歐文·薛定諤在一次著名的思維實驗中選它作為最佳毒素。金勒魯莽的工作方法最後斷送了他的性命。1786年,才43歲的他被發現死在工作臺旁,身邊堆滿了有毒的化學品,其中任何一種都可以造成他臉上那目瞪口呆的最後一個表情。 要是這世界是公正的話,要是大家都會說瑞典語的話,金勒本來會在全世界享有盛譽。 實際上,讚揚聲往往都給了更有名的化學家,其中大多數是英語國家的化學家。金勒在1772年發現了氧,但由於種種辛酸而複雜的原因,無法及時發表他的論文。功勞最終歸給了約瑟夫·普里斯特利,他獨立發現了同一個元素,但時間要晚,是在1774年的夏天。更令人矚目的是,金勒沒有得到發現氯的功勞。幾乎所有的教科書現在仍把氯的發現歸功於漢弗萊·戴維。他確實發現了,但要比金勒晚36年。 從牛頓和玻義耳,到金勒、普里斯特利和亨利·卡文迪許,中間隔著一個世紀。在這個世紀裡,化學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直到18世紀的最後幾年(就普里斯特利而言,還要晚一點),各地的科學家們還在尋找……有時候認為真的已經發現……完全不存在的東西:變質的氣體、沒有燃素的海洋酸、福祿考、氧化鈣石灰、水陸氣味,尤其是燃素。當時,燃素被認為是燃燒的原動力。他們認為,在這一切的中間,還存在一種神秘的生命力,即能賦予無生命物體生命的力。誰也不知道這種難以捉摸的東西在哪裡,但有兩點是可信的:其一,你可以用電把它啟用(瑪麗·謝利在她的小說《弗蘭肯斯泰因》裡充分利用了這種認識);其二,它存在於某種物質,而不存在於別的物質。這就是化學最後分成兩大部分的原因:有機的(指被認為有那種東西的物質)和無機的(指被認為沒有那種東西的物質)。 這時候,需要有個目光敏銳的人來把化學推進到現代。法國出了這麼個人。他的名字叫安託萬-洛朗·拉瓦錫。拉瓦錫生於1743年,是一個小貴族家族的成員(他的父親為這個家族出錢買了一個頭銜)。1768年,他在一家深受人們討厭的機構裡買了個開業股。那個機構叫做〃稅務總公司〃,代表政府負責收取稅金和費用。根據各種說法,拉瓦錫本人又溫和,又公正,但他工作的那家公司兩方面都不具備。一方面,它只向窮人徵稅,不向富人徵稅;另一方面,它往往很武斷。對拉瓦錫來說,那家機構之所以很有吸引力,是因為它為他提供了大量的錢來從事他的主要工作,那就是科學。最多的時候,他每年掙的錢多達15萬里弗赫……差不多相當於今天的1 200萬英鎊。 走上這條賺錢很多的職業道路3年之後,他娶了他的老闆的一個14歲的女兒。這是一樁心和腦都很匹配的婚事。拉瓦錫太太有著機靈的頭腦和出眾的才華,很快在她的丈夫身邊作出了許多成績。儘管工作有壓力,社交生活很繁忙,在大多數日子裡他們都要用5個小時……清晨2個小時,晚上3個小時……以及整個星期天(他們稱其為〃快活的日子〃)來從事科學工作。不知怎的,拉瓦錫還擠得出時間來擔任火藥專員,監督修建巴黎的一段城牆來防範走私分子,協助建立米制,還和別人合著了一本名叫《化學命名法》的手冊。這本書成了統一元素名字的〃聖經〃。

第七章 基本物質(2)

作為英國皇家科學院的一名主要成員,無論時下有什麼值得關注的事,他還都得知道,積極參與……催眠術研究呀,監獄改革呀,昆蟲的呼吸呀,巴黎的水供應呀,等等。1870年,一位很有前途的年輕科學家向科學院提交一篇論文,闡述一種新的燃燒理論;就是在那個崗位上,拉瓦錫說了幾句輕蔑的話。這種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