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當初司馬懿和諸葛亮下棋,連戰連輸,最後雖說在諸葛亮走後,下了一手,勝過了諸葛亮,但是焉知諸葛亮沒有後手。
再算上,司馬懿當初對著諸葛亮傲然言之,琴棋書畫不過是小道,安邦治國才是智者所為,他日定在沙場上一見高下,結果……
諸葛亮現在越來越兇殘,荊襄阻擊孫策,北上戮戰匈奴,不出意外這次諸葛亮回長安,就會重新整理歷史上最年輕的軍功封侯記錄!
如果趕年前能回來祭太廟,諸葛亮就重新整理了霍去病的十七歲軍功封侯的記錄,如果年後回來,那麼諸葛亮就逼平了霍去病的記錄。
至於司馬懿,不提也罷……
在這等情況下,司馬懿如何能低頭去諸葛亮那裡當二把手,寧可去死,也不給諸葛亮低頭,用司馬懿的話來說,他的頭只能左右前後的晃盪,不可能低下去。
所以司馬懿毫不猶豫的拒絕了他父親給他尋找的差事,準備繼續呆在長安,將長安這一場大亂徹底看完。
所謂有始有終說的便是如此,當然司馬懿現在最多算是強作堅強,他現在的心頭真的在滴血,第一個邁出去,在帝國邊緣建立一個國家,作為以後走出去的橋頭堡,必然會名垂青史。
可是司馬懿實在不能容忍,自己去給諸葛亮打工,這種事情絕對不能忍啊!
啊啊啊啊,該死的諸葛亮,司馬懿覺得自己總有一天遇到諸葛亮的時候免不了打起來,這個該死的傢伙無意間坑了自己多少次啊!
【我要不要扭頭回去啊,有陳家和司馬家的同輩,我應該能壓住諸葛亮的,我要不要回去……】司馬懿這一刻心如絞痛,他想回去,又自覺太過丟人,最後無奈還是作罷了。
就這樣司馬懿搖搖晃晃的忍著心頭的傷痛,又回到了鍾繇那裡,而鍾繇這時正在全身心的投入到書法當中,依靠蔡伯喈書法的魅力強行轉移了自身對於劉協的失望。
司馬懿見此,也知道不能打擾鍾繇,看了一下書,心中煩躁之下也看不出來多少東西,將書丟在一旁之後,頗有些無所事事,只好在鍾繇的院落之中溜達,時間久了也覺得頗有些無趣。
於是司馬懿收拾了一下,拿著劉協賜予他的通行令,朝著宮內走去,他還是打算見一面劉協,雖說在他看來劉協的作死度已經夠高了,但是現在事情還沒到無法挽回的時候,司馬懿打算儘儘人事。
當然這裡面還有一部分原因在於,之前發生的事情確實讓司馬懿有些意興闌珊,現在做一些以前完全不願意做的事情轉移一下注意力,噁心噁心自己也好。
至少自己噁心自己,遠遠勝過不知道在哪個角落的諸葛亮,遠端來噁心自己,所以司馬懿來了。
和以前一樣,拿著曹操令牌和劉協令牌的司馬懿,一路暢通無阻的來到了劉協的書房,而現在劉協正在書房之中。
“陛下?臣有要事相告。”司馬懿平心靜氣的說道。
“司馬仲達,進來吧,最近有幾天沒有見到你了。”劉協坐在靠椅上略顯沉穩的說道。
“前幾日,曹子脩對臣下監察過密,臣實在無力前來。”司馬懿張口就來,不過劉協也沒有辦法查證,對於司馬懿的回答並沒有任何的懷疑,淡淡的點頭。
“陛下,可否告知我,是誰給您提議,編南匈奴進入西園本部和南軍的?”司馬懿恭謹的對著劉協施禮道。
這一件事情,劉協自以為做的很隱秘,實際上長安的豪門和智者都已經收到了風聲。
同樣這也是司馬懿,鍾繇,楊彪等人徹底絕望的原因,劉協編南匈奴入西園本部和南軍真的是一步臭棋。
當然正常看來,這確實是一步還算不錯的棋路,南匈奴無所依靠,困守北疆,天子有大義,為天子征戰,南匈奴有大義,也就不用受困在幷州北方。
加之漢室本部強盛無比,南匈奴不可能有什麼太大的心思,這樣也就扼制了南匈奴的反噬。
就如歷史上劉協撤出李傕控制時,下詔讓南匈奴前來幫忙,南匈奴的右賢王劉去卑和左賢王劉豹都封詔前來,不過兩人更多是為了奉旨劫掠,而不是奉旨護駕。
甚至到最後去護駕的只有搶了一路,已經心滿意足的右賢王劉去卑,至於左賢王劉豹,在搶了大半個司隸之後,直接扭頭回去老家了,根本不管劉協了,對於他們來說,奉旨只是大義,幹什麼那就要看主上實力夠不夠了。
當前劉協非常需要一支屬於自己的兵馬,而劉協選擇需要“大義”的南匈奴,雙方近乎一拍而合。
畢竟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