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去雪恥,也許帝國的力量在那些遙遠的地方將將能和當地的王國媲美,但是帝國遠超王國在一點就在於,敗了可以再來。
輸了又能如何,敗了又能如何,古來常勝者屈指可數,帝國的底氣從來不是不會失敗,而是敗了,我也能重來,而且一次不行可以兩次,兩次不行可以三次,直到將你徹底弄死為止。
這就是帝國的底氣,對於韋蘇提婆一世來說旁邊的螻蟻根本不需要放在心上,能讓韋蘇提婆一世作為對手的據他所知的只有三個國家,遙遠的羅馬,沒落的安息,以及深不可測的漢帝國。
對於貴霜來說,最適合的自然是當前貌似要日落西山的安息,然而對於韋蘇提婆一世來說,最適合的只有一個,那就漢帝國。
要超越立國,開拓疆土,給貴霜留下基本盤的閻高珍陛下,對於韋蘇提婆一世來說,只有一個選擇,那麼就是奪回閻高珍陛下放棄的蔥嶺,將裡海以東再次併入貴霜的領土之中,然後在西域直面漢帝國,並且再次懇請對方嫁公主給貴霜。
當然不走這條路也行,將漢帝國直接掀翻在地也可以,只不過第二個選擇,就算是韋蘇提婆一世都明白這是在找死。
雖說很想這麼做,但是總歸需要考慮一下現實,韋蘇提婆一世確實想和漢室一較高下,但這種高下需要限制在可以容忍的範圍之內,不能真的將漢室惹毛了。
當年大宛那麼浪,漢室看在對方實力的份上,也覺得勞師遠征不划算,甚至對方在絲綢之路上抽重稅漢室也睜隻眼閉隻眼,結果最後瞎眼的大宛將漢室惹毛了。
最後漢武帝壓根不管你大宛國遠在萬里之外,直接派兵前去,連國都都打了下來,將國王宰了,然後重新換了一個國王,雖說這個國家以後還叫大宛,其實除了百姓沒換人,瓤子全換了。
再想想,當年大宛的國都,和現在貴霜白沙瓦的距離,都跑了萬里,也不缺這幾千裡了,真惹毛了,發生這種事情,就算靠著地利又是他們貴霜能贏,韋蘇提婆一世也咽不下這口氣。
所以韋蘇提婆一世的想法是,和漢朝動手,那肯定是要動手的,蔥嶺以南,裡海以東肯定要收回,但是又不能和漢室拼命,所以韋蘇提婆一世的更多是想試試水。(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