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百姓享受一下帝國上升期的福利不也挺好,何必搞到這種狼狽的程度,不至於不至於。
士燮的公文被駁回,然後士燮就靠規模效應開始在揚州和荊州搞宣傳,這麼說吧,要不是揚州那邊幹活的張松和荊州幹活的廖立都算是頂格的人才,這倆地方都得出現人口流失。
為了這事,南部那三州沒少打嘴仗,也就多虧三個人之中有倆人都處於沒辦法來長安上計的特殊狀態,真要跟其他州的刺史一樣,這三位來的時候,肯定將自家的打手都得帶上,然後上演全武行。
不過也真就多虧士燮不要顏面的操作,逼著張松和廖立拿出更多的精力來解決本州的民生問題——我打不過陳曦還打不過你了!當爺的精神天賦是吃素的是吧,走你!
總之作為這件內卷事件的發起者,士燮很爽,他已經七十多歲了,什麼美女,什麼榮華富貴,其實都沒有追求的意義了,他現在就追求一個身後名,百姓給他立得碑,搞得萬民傘,送的家鄉自釀酒,當年刺殺自己的義士,現在給自己當護衛,願意用生命來保護自己,這些才是他的追求。
再加上經歷了嫡長子有取死之道,庶長子不顧兄弟情義,送親弟弟上路這些事情,士燮連家族都看澹了,就求一個活於萬民心中——若我士燮死後百年,還能如那李冰父子一般,為成都萬民所祭祀,那真不枉在人間走這一遭!
為了這個想法,士燮什麼都敢幹!
這也是為什麼劉桐會去東海行宮,準備去交州番禺那邊看看啥情況,因為是士燮邀請的,士燮需要一個大型的東南萬物展,需要有人站臺,也需要一個場地,所以士燮找了一圈看上了陳曦的交易平臺,後來需要有大型戰艦震懾東南亞,劉桐的行宮滿足所有的需求。
問題是陳曦的交易平臺不是在東來飄著,就是在徐州琅琊一帶,最南也不會過閩江,在那裡收一波閩南的荔枝,就連夜滾回北方了。
很明顯,這玩意兒有陳曦的規劃航道的,但這玩意兒真要說其實是劉桐的行宮,劉桐不用的時候,陳曦可以讓少府那邊開來開去,當海上交易平臺來用,但劉桐要用的時候……
“公主來吃荔枝啊,我們這邊南國水果上千種!”士燮直接寫信給劉桐,然後劉桐算了算時日,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