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個季度末進行結算時,可能需要填坑的錢。
畢竟目前國內各地的產業已經平穩執行了好幾年了,陳曦這次跟劉備前往恆河,除了劉皊這事確實是太大,外加恆河當前的局勢需要陳曦親自過來一趟確定整體情況,還有一方面在於陳曦需要從產業佈局之中抽身一次,看看整個產業離開自己是否能平穩執行。
如果陳曦脫身之後,有諸葛亮盯著的情況下,還出現了運轉銜接問題,那打完恆河陳曦就需要回中原對於本土的產業再次進行調整。
到時候或是升級,或是減產,總之要讓產業回落到沒有自己,靠著制度能平穩執行的程度,只有這樣才算是消除了揠苗助長的可能。
既然要的是華夏文明傲立頂峰,那陳曦遺留下來的東西就不能是沒了自己就崩塌的麻煩,人治最大的缺點不就是人沒了,延續性出現問題,那以前的一切都會成為隱患。
所以陳曦儘可能的是將之建設成為一個可自我增值,有完善制度,可以由其他人分擔嘗試,最後在制度運營之中自我掌握的玩意兒。
哪怕到最後肯定會出現所謂的臭官僚主義,以及人浮於事的問題,但是,從開始到執行到那種程度,該學會的都已經學會了。
以後大不了推倒重來,而如果沒推倒重來,那說明就算是在那種低效的執行之下,這套玩意兒依舊非常先進。
比方說大英帝國垃圾的運營制度,和抽血殖民地的方式,甚至不如某些封建王朝的羈縻制度,但是在如此垃圾的制度下依舊供養了日不落嚶嚶嚶,那說明這套垃圾制度在當時是值得運營的。
陳曦同樣抱著這樣的想法,甭管到最後會垃圾到什麼程度,可只要這套垃圾運營方式比同時期其他擺爛的玩意兒更好用,就是成功。
更何況這玩意兒再垃圾,超高的上限也不是假的,說不準什麼時候就出個大佬修修補補,順手抬高一下下限,美滋滋。
本著這樣的想法,陳曦無論如何都需要找個理由出國一趟,將國內的整體產業運營交給長安那群傢伙試試,搞砸了不怕,他還活著,而且很年輕,輕鬆就能收拾。
再說長安那些人也是當世才俊,就算搞不到陳曦那個水平,也不至於真的搞砸了,沒看甄家在商業化的過程之中就無師自通的學會了將產業無限的往上下游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