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並不是什麼開玩笑的話,如果庫斯羅伊這個時候加強那些被漢軍鑿穿的戰線的組織力,以目前漢軍的作戰方式是能做到的,但漢軍的突破效率會進一步提升。
當然貴霜士卒目前的損傷也會進一步下降,但從戰略上來考慮,這絕對是失敗的戰略,因為依靠這一手段保住的貴霜士卒,在庫斯羅伊收到中線情報之後,都會被迫放棄。
反倒是目前這種損失雖說大一些,但靠著兵力規模拼著損失拖著漢軍突擊步伐的方式,從戰略上講,確實是最佳的選擇之一。
“庫斯羅伊,要不我帶隊對漢軍進行封堵,你這樣不先恢復前線士卒的組織力,強行糾纏漢軍突破時遺留的尾巴,損失實在是太大。”沙魯克帶著從死士營精挑細選出來和彎刀突擊手合併的新軍團,來到庫斯羅伊所在的中營,看著局勢有些沉悶的說道。
雖說這傢伙是純粹的達利特出身,完全不識字,也不懂兵法的那種,但經歷了這麼多的戰事,沙魯克哪怕沒有經過科班的培育,也多多少少知道如何在戰場上正確的面對敵人。
很明顯在沙魯克的眼中,庫斯羅伊的應對方式不正確,哪裡有拿戰線被割裂的軍團去拖延敵軍進逼速度的作戰方式,這不是亂來嗎?
“漢軍的作戰思路也不對,常規作戰思路,應該是在擊破戰線之後,對敵軍進行最大規模的殺傷,可漢軍在擊破戰線之後,迅速的向內突擊,這不是正常的作戰思路。”庫斯羅伊直接給出了回答。
這話聽完,沙魯克愣住了,他是靠經驗和本能作戰的選手,很多東西其實本身並沒有思考過,庫斯羅伊講解出來之後,沙魯克回憶了一下,對哦,按說殺穿對方戰線之後,就該進入下一階段,回籠圍剿,最大效率的對於敵軍進行絞殺。
“對,你考慮的很正確,漢軍確實是不合符常態。”沙魯克當場轉變陣營,表示庫斯羅伊說的很對,他力挺庫斯羅伊。
納伊看到這一幕差點就傻了,他將沙魯克弄過來就是因為他覺得庫斯羅伊指揮的有問題,希望沙魯克代替他指出來,結果庫斯羅伊一番話下去,沙魯克直接倒向庫斯羅伊。
這時只能納伊開口,“會不會是漢軍故意以此來誘導我們。”
“不會,我也有在計算損失,雖說並不是很準確,漢軍如此作戰的損失比和我們正常交手的損失還要大,漢軍的兵力有限,犯不著如此。”庫斯羅伊頭也不回的回答道,繼續指揮垮塌的中護軍糾纏漢軍強突之後遺留下來的尾巴。
對於庫斯羅伊而言,什麼樣的打法都不重要,什麼戰術戰略也不重要,他考慮的層面很現實,就是有效的殺傷漢室的有生力量,阻止漢軍任何想要完成的戰略戰術目標。
至於長遠規劃,庫斯羅伊已經沒有了,以前為了達利特,現在已經不需要了,因為不管輸贏只要他庫斯羅伊盡力去戰鬥都會有一個對於達利特而言非常不錯的結果。
自己贏了,為了拉胡爾效忠的韋蘇提婆一世盡忠了,在這個婆羅門階級動盪重組的時代,達利特自然會有一個好下場。
自己輸了,但只要自己在戰場上表現出足夠強悍的能力,昆吾國的達利特自然會被善待,當然如果必然失敗,庫斯羅伊其實希望自己死在昆吾國那邊的達利特手上,這樣讓昆吾國的達利特和貴霜徹底做一個割裂,從根子上解決問題。
所以庫斯羅伊對於和漢軍的戰鬥,是不去做任何長遠的規劃,只是執行上層下達的命令,然後自己結合現實去完成就可以了,什麼遠大的夢想,自從見到了達利特-朱羅王朝之後,就破碎掉了。
“在這種情況下,你還能統計漢軍的折損?”納伊直接麻了,這種事情怎麼可能做到。
“不是很準確,但確實是有在統計,我既然能指揮士卒去絞殺某些位置,自然也會判斷那些位置的狀況,根據戰線的變化,預估漢軍的折損。”庫斯羅伊神色平和的說道,“雖說我們的損失已經超過了一個整編的軍團,但漢軍的損失也不小。”
這點是事實,貴霜的傷亡在這小半天已經超過了五千,而且其中大半已經可以預設戰死了,可漢軍的傷亡也超過了兩千五,這個戰損比例對於關羽而言其實是失敗的。
雖說打貴霜不像打其他胡人那樣能輕易的做到一漢當五胡,但戰場的整體戰損比其實都在一比三的水平。
這也是漢軍必須要準備僕從軍的原因,沒有僕從軍的話,一比三的戰損比,實在是撐不住。
當然這種一比三的水平是包含天變之前漢軍之中那些常規雙天賦和貴霜雙天賦之間的絞殺,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