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犍連現在的復活其實也只是臨時的,能如此穩定的降臨在大自在身上,更多是早早算計了大自在,畢竟從一開始將身體給大自在,使之借體重生就是有著諸多算計的。
本質上目犍連下來只是為了給大自在上完束縛,避免對方脫離自己的安排,等搞定這些,目犍連就又會歸天了,他並不會過多的干涉目前塵世所發生的事情。
不過舒拉克家族這邊確實是被登門拜訪的大自在給震懾住了,目犍連只是笑了笑,並沒有多解釋,和嚴佛調辯經之後,就驅使著曾經自己的身體,用腳步丈量恆河。
大致來講,目犍連還是非常滿意的,漢室不斷墾荒的恆河中下游真的發展的很迅速,尤其是董昭等人坐鎮接近文伽,也就是後世孟加拉那片地方發展的讓目犍連感慨連連。
說起來,恆河流域作為農業耕作的精華區,整體都是最優秀的產糧地,可真要優中選優,實際上最優秀的其實是恆河下游,甚至是當初被漢室和貴霜作為戰場的文伽地區。
這片地方因為靠近印度洋,整片都是沖積平原,屬於最為肥沃的地方,後世區區一個孟加拉國,只有十來萬平方公里,甚至僅僅只有中國最大的縣若羌縣的三分之二,但是卻養育了1.6億的人口。
由此足可見這地方的土地氣候有多離譜,不過這地方在曾經並不是貴霜的地方,甚至都不能算是貴霜的輻射區,屬於漢室輻射區和貴霜輻射區中間的緩衝帶。
這也是為什麼當年張任和赫利拉赫他們解散了文伽王朝在這地方打了一架的原因,說白了這地方當時距離漢室和貴霜都有些遠,過了這裡之後,繼續往西才算是進入了婆羅門的控制範圍。
只不過現在也被漢室控制了,而漢室結束了婆羅痆斯之戰,有了真正意義上的縱深,以及防守要害之後,就開始了種田。
大量的專業堪輿相地,精通水利網路建設,擅長種田的人員被鍾繇,董昭等人中原弄了過來,然後經由這群人的勘探之後,發現他們最早佔的地方其實是最適合種田的地方。
當然,其他地方也適合種田,只是這地方特別適合。
之後沒什麼好說的,鍾繇屬於當世絕對頂級的能臣,而且這也是這世間極少數人真正嘗試過動用百萬人力進行水力建設的頂級文臣,故而鍾繇在風水堪輿的人員確定了土壤氣候之後,就開始了水網改造,雖說不改也行,但總有些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雖說哪怕因為熱帶季風性氣候的原因,就算是旱的旱死,澇的澇死,依託這邊的土壤肥力,也依舊可以選擇,旱時種旱稻,澇時種浮稻,正常季節種正常水稻。
反正後世印度不搞水網建設,21世紀的單輪平均畝產僅僅有宋朝的水平,但是架不住人家一年三熟,瞎種的糧食總產量都比中國這邊少不了太多,要知道對方的單輪平均畝產只有宋朝的水平啊!
鍾繇不知道後世的事情,但是作為一個優秀的文臣,他對於種田是有自己的規劃的,水網先搞起,反正不能讓旱的旱死,澇的澇死,雖說這地方種一茬也不虧,剩下兩茬瞎搞,只要種子沒問題,也能有不少的產出,可為什麼要浪費資源呢!
我鍾繇是那種能讓土地年產十二石到十五石,然後自暴自棄七八石就放手的人嗎?當然不是!
好吧,其實也不光是鍾繇的問題,趙岐,黃閣,張儉等等那群老人從長安殺過來之後,就指使鍾繇趕緊幹活,鍾繇拿這群老頭沒什麼好辦法,所以也就開始好好幹活。
實際上原本鍾繇是想懶政的,畢竟現在遷徙過來的人口散落在精華區,也不存在旱的旱死,澇的澇死,一家分個三四百畝其實也不存在那些問題,大家選的都是最好的地方。
漢室的百姓,搞別的不行,搞這些很有一手。
故而鍾繇的想法是拖一拖,等過段時間安定了,人口也增多了,再行推進,結果趙岐和張儉這群人精一眼就看出來鍾繇什麼想法,黃閣當場給鍾繇表演了一個你不聽指揮,我死一個給你看看。
然後黃閣就死了,是真死了,而不是嚇唬鍾繇之類的演戲。
畢竟舟車勞頓什麼的,對於這群人均九十歲的老頭而言其實真的很要命了,能撐過來很大一部分的機率都是因為胸中的那口氣,等真正到了之後,黃閣這種年紀大,身體不好的傢伙,當然頂不住了。
不過這群人狠的地方就在於,啥,黃老哥你覺得你今天要死了,這年紀駕鶴西去,也算是喜喪,什麼,你還想更喜一點,沒問題,我將鍾繇叫過來。
鍾繇當時在家裡臨摹字帖,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