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這種情況,陳曦能有什麼辦法?當然是完全沒辦法了。
畢竟當前的情況,並不是不是幷州鄉間的那些百姓不想去工作,而是因為距離實在是太遠,沒有辦法去能提供工作的地方進行工作。
陳曦的集村並寨,很大程度的聚攏了百姓,加強了管理,但是漢末的人口密集度註定了鄉村城鎮之間距離遙遠的有些離譜。
再加上陳曦當初建設新村寨的時候,為了農業考慮,實際上也特意拉開了村寨和縣城的距離,以便於以後鄉村人口增多,或者軍卒迴歸,帶土地入村的時候不好分配等等。
導致偏遠地區的村寨,雖說有足夠規模的土地開拓,但是距離縣城郡府的距離實在是太遠。
尤其是幷州這種邊界線實際上是拿腳畫出來的地方,一縣之地經常會有好上萬平方公里,而實際上這年頭一個縣大多數時候不到三萬人,上萬平方公里下來,也就意味著人口密度低的離譜。
以至於對於幷州延邊地區的百姓而言,在農閒時期想要打個短工去賺點錢,就不得不跑上數百里。
這又不是後世交通發達的時代,實際上哪怕是後世,數百里的距離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挺遠的。
再加上中原地區一直存在的社會風俗導致的不願意背井離鄉,無法確定遠方工作的收入,當前生活已經遠好於曾經等等,導致大多數的鄉村百姓,很少主動前往有工作崗位的城鎮去打工。
這麼一來導致的結果就是農村明明有很多的人力資源,卻依舊無法發揮出應有的價值。
哪怕這些人力資源有主動想要獲取更美好生活的慾望,但現實的距離阻隔讓他們很少付出實踐——現在的生活已經很好了,你爹我年輕的時候,高嶺土裡面都帶渣滓呢。
這也是陳曦計劃將小加工廠滲透到村寨的基礎,因為從生產力和人力成本攤薄的角度講,這是一個雙贏的局面。
直接讓鄉村百姓去城裡面打工,要考慮的事情遠比將加工廠滲透到村寨附近多,至少後者只需要考慮執行層面和官僚層面,就涉及的人員和執行難度而言都遠小於前者,所以陳曦選擇屈服於現實。
“你弟弟的這個社會調查做的不錯啊,看起來再這麼努力兩年,去當個郡丞,打磨一下,就可以拿來打雜了。”陳曦一邊看著諸葛誕做的京畿地區社會調研報告,一邊對諸葛亮開口道。
別看說是打雜,可在陳曦這群人幹活的進行打雜需要的水平可不低,真要說的話,陳曦手下的書佐、主簿袁胤實際上都不算是打雜的,按照水平而言這貨都沒資格在這裡打雜。
要不是袁家和漢室都需要一個用來避免思維和局勢誤判的人員,誰會要一個雜魚在這裡打雜。
想想看以前在這裡打雜的都是些什麼人,前有諸葛亮、法正,中有陸遜、盧毓,後有荀惲、荀緝,哪個沒有精神天賦?袁胤這種端茶倒水的傢伙根本不配來這裡打雜好吧。
“還好吧,一開始做出來的東西很粗糙,之後我幫著梳理了一下。”諸葛亮神色平淡的開口說道。
話說的很輕鬆,可實際上這裡面的描述和用詞,諸葛亮應該沒少給諸葛誕進行指點,否則就諸葛誕的水平也不至於能將這東西拿到京兆尹王異那邊進行作為參考,更不可能拿到政務廳讓陳曦翻看。
不過就算如此,諸葛誕的真實水平,也足夠插隊去當一個六百石的郡丞,然後積累政務的實踐經驗,打磨個一兩年,升任正職,真要說的話,這等程度的能力也算不錯。
雖說遠遠比不上諸葛亮的這個怪物,也比不上諸葛亮那樣的人才,但放在芸芸眾生之中,也確實是足以名垂青史了。
“京畿地區和其他地區有相當大的差距,這邊的交通更為便利,而且強行經歷了兩次大規模工程建設,本地百姓本身就有出工賺錢的意識。”諸葛亮收拾了一下面前的東西,面無表情的給陳曦解釋道。
陳曦點了點頭,這點是事實,雍涼地區的百姓,在經歷了李郭動亂時期,由鍾繇大規模組織的水力建設,以及陳曦主政時期修建長安城和兩大宮殿群,從強制到逐漸接受已經形成了出力賺錢的認知。
更重要的是在搞這些建設的過程中,各地村寨也自發的組成了較為明確的隊伍,中原百姓天生的組織力,在這一過程之中發揮了主導效果,迅速以地方村寨成型一個個團隊。
這樣的隊伍保證了村寨青壯的集體行動,更有利於獲取到工作,甚至形成了清晰的僱傭關係。
簡單來說,這種團隊保證了這些人能按時拿到薪酬,而且還